随着社会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逐渐步入小康阶段,对生活追求也有所提升,因此,对城市生态空间的利用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人们偏爱中国特色园林的程度,应当要求园林与规划行业的人才相结合,在城市规划的进程里,充分尊重园林景观的自然属性,将其融入到城市化的各个阶段里,结合城市规划中的轴线设计、空间设计、绿地系统设计,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以此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塑造,实现所提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绿色植物是城市景观塑造的主要载体,一方面能够净化城市空气,将汽车尾气、废气排放对人体的损伤尽可能的降低。另一方面,也能够隔绝噪音对城市中人居生活的干扰。因此,城市规划中增设特色园林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游客的旅游都有显著的改善。
虽然大多数城市都已经认识到了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性,但是在绿化过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的中国风现象,在滨河景观的设计中只是增设小亭子或者古典形式的长廊,或者在局部融入欧式园林的风格特征,既没有中国风的典雅也没有欧式风的活泼。每到一个城市都是同样的视觉感受,给予大家审美疲劳,导致厌烦情绪的出现,同时让游客不能及时辨别城市特征,是对城市规划地方性特色的削弱。
城市不仅仅只是为居民提供居住和工作的场所,也需要在休闲和娱乐方面满足居民的基本要求。城市中高密度的建筑群将城市空前切割得七零八落,并不能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因此,希望园林景观能够在一程度上为居民提供一个运动、休憩的场所,以此来扩充城市的基本功能。
为了凸显城市的地方特色,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应当充分将城市特色进行融入。对于历史悠久的城市,要凸出历史文化的特色;对于工业性的城市,注重工业特征的塑造;普通的城市,要注重特色点的挖掘。并且要结合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生态条件的多样性,这也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城市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主要是人,设计过程中,人的生活习性,适宜的空间尺度显得尤为重。因此,在有限的绿地空间中,利用各种环境设施条件,将其与城市中繁忙的现象相隔离开来,营造适合人生活使用的特色空间。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人在经历了一天的忙碌之后,能够有一个轻松的环境去享受生活的美好,放松一天中紧绷的情绪,便于更好的投入到新一天的努力中。
园林设计在满足人民基本对休闲娱乐功能的追求下,更多的是通过美观性来体现城市特色。因此,要注重各种园林要素的布置和相关园林设施之间的结合,充分体现园林的美观性,将独具一格的设计特色表达出来。例如不同材质景观的结合要结合公园的主题进行设计;植物的组合要充分考虑到植物季相带来的变化;公园设施的设置要注重元素的掌控,以此来体现城市规划色景观的营造特点。
室外环境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无论是景观设计中假山的安置、亭子与植物的结合、水体安全的控制等都应当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尤其是对老人和小孩这一对园林景观使用较多的,增设安全措施和应急避险原则,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
植物作为景观营造的重要基础元素,在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丰富多样的植物搭配代表着城市园林设计的水平。但是,由于绿化过程的缓慢,我国在植物物种多样性上考虑较为欠缺,且大部分景观的塑造容易出现植物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发达城市相对来说情况好一些,植物多样性较丰富,但是配置不合理,不能显著突出园林景观设计的特色,仅只是孤植和树阵的组合,单一性较强。而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植物多样性设计本身就弱。例如西北地区,由于自身气候干燥和缺水情况,植物本身数量少而且生存性能也较差。
城市污染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严重,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雾霾等影响变得严重起来。园林绿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污染,但是由于数量与自然生长的林地相比较少,自身的调节能力不足,对严重污染的治理也是杯水车薪。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主要在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因此,注重植物多样性的配置,在重点的景观节点,通过“乔灌草”的数量增设和空间尺度的结合,利用古典园林中移步换景、透景等园林设计理念,使得景观节点的设置变得日益丰富园林规划。
在植物选择的过程中,大多植物是外地运输过来,因此要保留本土的土壤作为基质进行种植,而且要注重肥料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在维护过程中,形成定期修剪、浇水等手法,严格控制维护过程发生的变化。
对于不同的地域来说,园林景观的色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改变、南方气候较热,降水多,多以小桥流水等景观要素作为主要特点,突出温婉、平和的景观特征。北方等气温较高的地区,人民更偏重于亮丽色彩的追求。而民族特色显著的地方,则要符合民族色彩的搭配,突出形成地方特色。
城市规划中融入特色园林景观的元素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城市居民的美观性要求,将人与自然中的和谐性充分体现。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目标,对于园林和规划行业的设计人员来说都是一大挑战,只有充分考虑城市的环境、园林的设计特征,了解地域的风土人情,将各方因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来,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营造目标。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和高度人工化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化的干扰。而城市绿化在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环境也跟着日益恶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担心居住环境的质量。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追求崇尚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近年来,在国内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及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建设园林景观,展现园林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园林景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将园林规划放在城市生态建设的高度上去思考,并根据气候特点、自然风貌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差异,营造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当前,园林景观在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些城市从实际出发,为满足城市规划的整体需求,通过有效的景观设计突出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完善了园林绿地系统,创造出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运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绿化作品、标志性园林景观雕塑和游乐设施,在园林系统绿地的布局上形成了包括块状绿地、带状绿地、楔状绿地和混合式绿地4种空间布局和模式,达到了全面展现城市乡土风情,提升城市品位的长远目标。
一些城市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地布局园林景观,使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得到了均衡发展。
一些城市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坚持创新发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依据本市的发展现状、景观风貌、历史文化等实际状况,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独特,切实可行性的园林景观规划理念。
虽然我国的园林历史悠久,但是对于现代城市的园林而言还存在一些不足。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在自主规划体系上还不算完善,与国外的一些先进城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理念,还存在以借鉴国外某些城市的设计理念为主的问题。总规对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只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部分必要补充,或者是对城市园林绿地分布进行一些简单的考虑和意见,而对于城市园林绿地的具体标准和建设主题等则会因为很多因素而无法进行明确。这就会导致很多城市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存在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也就必然存在由于尺度把握不当,而造成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同质化和无序化。这样的结果不但影响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美化效果,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城市园林建设的质量低下和不正当竞争现象。当然,这也与城市园林建设相关队伍的自身素质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虽然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很多城市的园林景观都有些神似,缺乏自己的独立个性和特色,具有高品质的园林景观越来越少。另外,在很多城市中园林景观的建设容易出现盲目追求欧式风格,而不考虑地方实际条件的现象,不但达不到想要的视觉效果,反而事得其反。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常以多种表现方式突出园林的一个主题,以此为园林进行命名。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原因,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主要由原有场地改建以及新建两种方式。对于城市原有园林场地的规划设计中,城市园林由于原有基础建筑的风格决定了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这也使得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进行景观的规划与没计。在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对园林原有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同时了解原有建筑历史、故事等,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对于新建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可以根据园林主题结合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
3.2.1与生态学相结合。加强生态园林建设。生态园林是与传统的园林不同的一种新式园林,我国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园林建设研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生态园林的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传统的园林相比生态园林更注重园林的生态作用,具有公共性,欣赏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生态园林设计的原则。首先,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合理布置各种绿化项目。生态园林是将生态学和审美学结合起来的园林。这就要求我们对整个的园林布局要有整体上的把握,系统的将各种要素按照生态学原理的要求结合起来。
3.2.2构建“天人合一”的绿色和谐的生态园林环境。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人类服务,这就决定了城市中的生态园林建设也要为人服务。所以,在生态园林建设中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城市,人和景观的和谐统一。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随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这就要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中要结合城市自身的特征和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以互动式景观为基础开展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利用互动性的景观为居民生活与休闲提供更加丰寓的娱乐活动。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以景”“观”为目的进行,注重“景”的设计而忽略了人们的与景观的互动性。例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立体景观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单一景观或局部景观的中心思想,人们在园林中的休闲活动也以“观”为主。根据现代心理研究与园林设计理念,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更多的注重景观与游人的互动,以互动的方式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更多的乐趣。虽然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水景来提升整体景观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来达到互动的效果。虽然也有将水景喷泉设计成为互动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很好的达到人们与经管的互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因以互动为方向进行景观的设计。例如:通过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或在水流上建设秋千式吊桥等方式使人们在进行景观观赏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娱乐活动,促进城市园林氛围的建设,在注重景观观赏价值的同时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娱乐性。
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就要求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以综合城市基础信息与园林基本情况,以本土植物为重点,选择适合的规模、风格、标准以及文化内涵,使园林真正成为城市的形象工程,从而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其重要功能。
[2]宫安军,张久菊.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综合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
引言:现代化的城市园林设计,需要建立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利用给定环境中的一切空间,实现城市绿化范围的拓展。良好的景观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使公众获得更为良好的生活、休闲空间。这就需要园林设计者根据城市实际情况作出整体规划,注重本土自然环境对绿化植被的影响,从而设计出简约美观、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
随着经济条件的持续优化,公众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剧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何改善现有城市环境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法问题。而城市景观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公众营造更为健康协和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通过园林中的绿色植被,实现净化空气、调节空气适度、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的目的。此外,城市中园林景观的点缀,能够体现建筑之美、艺术之美,能够为公众提供更为的休闲、锻炼空间,能够提高公众生活质量,有效增加居民的生活幸福度。由此可见,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和建设,关系到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居住环境的优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城市景观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一方面,园林景观是社会活动的构成元素,应当与社会文化和公共环境之间保持和谐性。另一方面,园林景观又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为精神文明构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内不少地区利用园林建设形成了城市新风貌,为招商引资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整体而言,经济环境的发展使园林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而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丰富了公众的精神文明生活。
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其创造元素往往取材于当地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人文建筑、特色景观等,这些元素通过提炼升华,以雕塑、铺装、小品等景观手法和布局形式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容易引起居民心理上的公民,增强居民的城市自豪感和幸福感,同时从侧面也向外展示了城市特色文化,以城市名片形式对外传播,为提升城市形象打下基础。
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常以多种表现方式突出园林的一个主题,以此为园林进行命名。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原因,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主要由原有场地改建以及新建两种方式。对于城市原有园林场地的规划设计中,城市园林由于原有基础建筑的风格决定了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这也使得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原有建筑风格为基础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对园林原有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同时了解原有建筑历史、故事等,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对于新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根据园林主题结合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城市园林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
在景观规划过程中,需要体现景观的互动性,从而实施景观设计和整体规划工作,为工作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地。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以“景”“观”为目的进行,注重“景”的设计而忽略了人们的与景观的互动性。例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立体景观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单一景观或局部景观的中心思想,人们在园林中的休闲活动也以“观”为主。根据现代心理研究与园林设计理念,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更多的注重景观与游人的互动,以互动的方式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更多的乐趣。虽然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水景来提升整体景观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来达到互动的效果。虽然也有将水景喷泉设计成为互动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很好的达到人们与经管的互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因以互动为方向进行景观的设计。例如:通过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或在水流上建设秋千式吊桥等方式使人们在进行景观观赏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娱乐活动,促进城市园林氛围的建设,在注重景观观赏价值的同时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娱乐性。
当前,城市土地资源警长,因此在园林设计中景观面积较小。这就造成了景观绿化面积相对较小,在设计中也以小型景观营造为主。在整体设计中充分利用立体景观,有利于绿化面积的增加,同时也能构建起更具拓展性和开放性的设计模式。在具体设计中,应当遵循景观植物的生长特点,针对植物生长期的不同变化,营造立体式绿化景观。同时,还要注重景观中的建筑元素和周边设施,利用墙体、休闲椅、栅栏、路灯等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通过立体结构设计,使空间划分更为科学,从而形成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的进一步优化。利用立体景观构建,能够有效降低城市浮沉污染情况,为城市环境质量优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促使国内园林规划研究逐步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实现生态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进而设计出更有区域特色、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的景观园林。
[1]刘凑群.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13(07)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城市的园林景观是生态,环保,文化,休息和舒展的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各地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景观规划是否能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和要求,该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城市园林景观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综合体,它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境界,必须进行“原创性”的城市景观设计,实现景观价值的最大化。
城市园林的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园林,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不同的园林面对的人群不同,表达的主题内涵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园林主题要选取适宜的主题,才能达到切合设计理念的效果,如果景致设置不当,就容易背离设计的主题。以植物花卉设计为例,如果是用以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园林,宜采用松柏、冬青等树木,以达到庄重的效果,如果采用大红大紫的艳丽花卉就会显得浮夸,不够庄重。相反,如果是在一些用于休闲娱乐的园林中,就可以采用多种花色的花卉搭配,以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
园林设计中,应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绿化面积和较好的园林设计效果,因此在设计时就要充分尊重原有的生态要素,在尽量利用原有地形、植被等要素的情况下达到设计目的。从区域尺度下解读场地,分析现有城市建成区的景观特征和场地与环境的关系,把握发展的脉络和方向。场地综合分析包括了对场地中的自然元素、地域特征与文化景观的分析。场地的综合分析实际上也是找寻解读景观,阅读大地的过程,在对各种要素进行充分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分析,提出有利的因素、不利的因素以及发展潜能等。详尽的场地分析能够有效的为规划提供指导,例如实际中,在表现山石景致上,就可以利用场地原有的石块、植物,在后期加以修饰,使原有景致更贴合设计思想。
城市景观保护设计必然遵循自然景观的保护,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生态设计。生态型城市自然遗留地包含有代表性的生物群落和风景样本,其中的动植物物种、生境和地貌具有保护、教育、游憩和科普的意义。根据管理目的的不同,还可以再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游赏型、生态科普型等。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中,生物多样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城市景观是人们在生活及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景观设计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城市整体设计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最为重要。取代所有旧的事物来满足新的要求会浪费资源,而且很昂贵,这会毁灭整座城市甚至一个地区。不满足今天的需要,不预测明天的需要,可能会导致经济和文化的自毁。我们必须在某处打破平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地的实际,同时参考别的地方的经验,认真做好城市景观保护工作。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以互动式景观为基础开展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利用互动性的景观为居民生活与休闲提供更加丰寓的娱乐活动。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以“景”“观”为目的进行,注重“景”的设计而忽略了人们的与景观的互动性。例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立体景观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单一景观或局部景观的中心思想,人们在园林中的休闲活动也以“观”为主。根据现代心理研究与园林设计理念,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更多的注重景观与游人的互动,以互动的方式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更多的乐趣。虽然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水景来提升整体景观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来达到互动的效果。虽然也有将水景喷泉设计成为互动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很好的达到人们与经管的互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因以互动为方向进行景观的设计。例如:通过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或在水流上建设秋千式吊桥等方式使人们在进行景观观赏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娱乐活动,促进城市园林氛围的建设,在注重景观观赏价值的同时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娱乐性。
随着城市建设推进,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重要,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提上日程。文章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介绍,目的是提高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认识。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必须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计划等目标得到明确,以此为基础再将设计理念得到完善。因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人是服务的首要目标,所以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服务群体的感受有所了解,从而设计出合理性与功能性齐备的人性化设计。
一般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因地制宜。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了解当地的地基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结合当地的地形情况,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展现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定位;设计师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根据气候的条件选择相应适合的树木去植栽,这样可以使设计的内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城市规划建设步伐越来越快,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的需求跟着时代在变化,这就促使园林景观设计师要不断的创新,将传统思维下的设计原则与观念进行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快速的城市发展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以小区消防通道为例,传统的景观中该部分一般为4m的硬质消防车道,如今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此做法已经得到改变,部分小区对其进行了创新,选择了隐形消防车道,车道与绿化相互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绿化率,而且增加了小区的生活品质。
在开展设计的过程中,要具体结合生态理论的设计风格,同时结合建筑风格,使得我国古代传统园林景观中的设计精华可以得到全面传承。并以此为基础,学习国外先进科学的设计理念,从而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因为城市自身的服务对象就是人,因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不能过度倾向欧美风格的园林规划,要具体结合我国的状况,做到统一。
2.1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遵循因地制宜,不能破坏环境的整体性,合理地在景观设计中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使设计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与自然相互协调。例如,绿化植物选用当地树种,以此来体现现代园林区区域性的特点。这样的树种在当地已经形成规模,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在今后的的园林日常养护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减少养护的次数,降低维护成本。因此适地适树,可以保证当地的绿化系统,为后期的绿化管理工作提供帮助。2.2虚拟现实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虚拟现实技术对园林景观设计开始产生冲击,虚拟现实技术正多方面的改变园林景观设计的手法。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根据人的视高、头部运动特征、视野特征和运动中人眼成像特点等,使人们在模拟的虚拟园林环境中漫游。参与者在漫游过程中,不仅能在“现场”直接感受到园林景观设计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层次性,而且能得到近乎“亲临现场”的效果,比二维想象要好许多。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国际互联网,可以使公众参与到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2.3仿生设计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仿生设计是园林景观划设计的一种创新手法,是对园林景观设计思路的一种拓展。仿生设计模拟自然界中无数生物形态,经过人们的提炼与升华,将自然生物赋予艺术内涵,使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将仿生学设计应用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突破了传统的规划设计手法,拓宽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思路。仿生设计作为21世纪的一个热点。这一领域的创新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与自然界融合的一种新思路,这使景观、人和自然界三者交融距离缩短。
古典园林借景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手法,在现代园林中这种手法也得到了体现。例如,北京香山饭店园林“烟霞浩渺”景观,就是巧借南部的西山红叶形成的。当人们站在溢香亭前凭栏南望,视线m以外山巅,山上黄栌、万树含烟、入秋入霞。园林景观中常用的借景手法有邻借,远借,俯借等手法。园林景观设计运用借景可使整个设计的画面活跃起来,能够让远处的风景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
框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运用,一般广泛用于橱窗设计,建筑立面设计、废弃构筑物及立交桥的设计。按照“框”与“景”的关系可分为按景设框、按框设景、框自成景、无框成景、无框无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框景这种古典园林手法与现代园林手法结合,可以形成一种紧与舒的心灵体验。
点、线、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园林中景观节点用线进行连接,最后形成一个平面形状,再由面展开则变成了体。关于“线”的产生,康定斯基指出:“在几何学上,线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它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因而它是由运动产生的,它是破坏点最终的静止状态而产生的,线因此是与基本的绘画元素一点相对的结果,严格地说,它可以称作第二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点、线、面合理运用,才形成了景观设计中的各个空间。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人们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成为城市建设中举足轻重的环节。园林景观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运用,就成了摆在城市园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相关人员必须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为园林景观设计的进步作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城市化进程逐步的加快,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也随着不断的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城市的生态环境却在降低。因此,建立一个新型环保的现代化城市显得尤为的重要。这样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发现城市景观规划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研究和解决,找出适合我国城市园林规划的新途径。对城市进行绿化及改善,并努力使城市园林规划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将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关园林景观规划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及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比找出适合我国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方向。
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人们对于环境的质量越来越缺乏信心,为居住的环境质量而烦恼。聪明的城市景观设计师运用自己的所学,以追求人文自然和人性化的理念作为原林景观设计的目标,创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规划之路。
因此,面对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我们的设计师们应该努力以中国的设计精髓为基本,掌握设计的市场动向,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设计团队的竞争力,以达到能够与国际的设计团队相抗衡。因此,我国的设计师们还要更加的努力,对以上问题进行不断的摸索和研究。如今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存在的广阔的设计市场,我国的设计师们应把握机会,努力使我国的设计实体逐渐走向成熟。
思一下眼前我国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摸索,发现在我国园林设计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从大的方向来看,在我国如今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中,多数的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而且这些人有着较为陈旧的设计理念,落后的规划设计手段,以至于我国的城市园林规划相对缺乏科学性,导致设计水平整体较低。对于有些城市,他们缺乏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视,缺乏有效而持久的监督系统以及制约措施,导致我国城市的整体建设以及发展水平降低。
在我国如今的园林设计中,生态园林或许只是一个口号,如今的设计师打着生态园林的名号,却做着与实际相违背的事情。例如在生态园林的居住区,有的设计师却种植了很多乔木,在乔木的周围有种植了不利于其生长的植物。有些小区的土地多,绿色少,根本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生态就这样被不合理的利用。
如今的景观设计,由于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景观设计出现较为普遍的雷同现象。尤其随着计算机的使用,一些有关景观设计的新软件被开发,使得景观设计朝着新的方向进行发展,设计更加科学化,大大的缩短了景观设计的周期。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景观设计大大的被标准化,被雷同化。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有些城市并没有按着生态学中对于植物种植的原则,不尊重植物多样性的种植。缺乏对于植物多样性的考虑,品种过于单一,甚至有些只是一味的追求名贵植物,或者在一块园地上简单的增加树木的种类,缺乏对于植物具体生长情况的考虑,不能保持园林生态的稳定。
现在的一些城市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大量经费用于园林景观的建设,尤其会种植大量的名贵植物。然而,对于应该给予更加重视的园林日常管理却毫不重视,忽视了对于园林植物的日常护养,导致植物的成活率低下,使得植物的生长缓慢,无法充分发挥城市原理规划的功能。
未来的城市发展需要着重于生态园林的目标,走生态城市建设道路,提升城市的自身形象,达到使生态园林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的。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提高的目标。努力做到实现城市美化推动旅游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城市的生态居住环境,应加强城市生态基础建设,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让城市真正做到适于人类居住的终极目标。城市的居民要共同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达到人人懂绿化,人人懂建设,使城市不仅是一个绿地,更是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
对于城市的作用,就是要满足人的生活需求,如果一个设计者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是以人为设计理念,是为了生活、为了人的内在体验,这样的设计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设计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理念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做到适于人们,宜于人们生活,做到宜人、亲人,做到 尊重自然, 尊重历史。所以,设计师的设计应符合人的理念。既要发扬古人传承下来的人文,宜家的理念,也要做到符合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要符合自然,按照自然而进行。运用现代的理念达到符合现代的城市景观规划,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符号。在规划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从而达到温馨,祥和的居住环境。
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上,做到以科学性为基本的理念,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加以艺术创造,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对于园林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兼顾生态与景观,对于植物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力求增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一个地区要以种植本物种为主,加以其他引进物种,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种植合理的植物,达到实现城市个性化的目标。对于园林绿化建设,应该大力进行实施,建立多功能生态居住环境,构建合理科学的植物群落,以实现和谐的生态环境,达到以人为本,适于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由于我国的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起步相对属于较晚,在园林景观设计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阻碍了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而且整体规划设计的水平较低,在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园林景观设计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建造生态园林景观的目标尽一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分析研究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2(6)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基础上,开始重视生活环境的质量。其中,园林以其贴近大自然,能净化空气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实际的城市园林设计和规划由于很多条件的限制,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设计者需要不断的学习和钻研,以便加强城市园林的设计能力,给人们提供一个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的、舒适的园林。
一些城市园林设计者园林设计的经验缺乏,往往简单的把园林设计和规划看做是城市景观的附属品,而没有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导致园林的设计和规划不能充分的改善城市环境,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质量环境。在规划时一味的追求视觉效果和整体对称,盲足的追求景观的特色,没有综合考虑城市的人文和地理环境的特点,没有意识到园林对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环境的的重要意义。例如,很多城市的园林规划从视觉上看十分的美观,观赏价值和艺术表现力都很高,但追究细节,会发现其植物的品种单一,且一般都是观赏性高实用性低、抗旱抗病害能力低的植物,没有遵循园林坚持植物群落的原则。
一些城市政府为了追求业绩,往往加大对城市园林的投入,但是对已完工的园林,日常管理松懈,管理经费往往不足,导致养护管理设备比较落后和缺乏,园林逐渐的衰败。再者一些城市虽然重视园林的管理,经费也比较充足,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园林管理和养护人才,导致园林的日常管理不规范、不合理,致使园林中的植物成活率很低,或出现枯枝、虫害现象。
园林物种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保证种类多样性,这是由于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群落发展的稳定性。因而在设计和规划城市园林中,为了保证其协调性和稳定性,往往需要配置丰富的物种。然而在一些城市园林设计和规划中,设计者误解了生物多样性的含义,错误的认为物种越丰富越名贵越有利于群落的稳定,忽视物种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在一片园林设计和规划中出现上百种的树种,且出现多种名贵树种,造成园林的生物多样性不科学,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园林生态。
由于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其自然环境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在设计和规划园林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实地考察,综合考虑城市的气候。温度及土壤结构等,设计出适合城市环境特点的园林规划方案,同时还需要考察城市的人文、历史特点,确保设计能够体现城市丰富的文化底蕴,保证园林的规划和城市的建设协调发展。
自然界中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新陈代谢和自身能量循环的功能,其中最完美的生态就是自然生态。因而,为了实现城市园林的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应该尽量把园林建设贴近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广西的城市的园林中应该多种植红树科、山竹子科和椴树科的树种。此外,在选择物种的时候,除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的选择优质的外来树种外,还要尽可能选择抗病性和抗旱性强的物种,以便有效的抵抗常见的病虫害,同时还要合理的优化乔木与灌木之间的搭配。由于园林规划涉及了多方面的知识,如建筑学、植物学、美学、林业学以及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繁琐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设计规划园林过程中,要不断的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技术,在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过程,综合考虑园林的生态效果,以便实现园林的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生态意义。
园林造景作为城市的自然空间,供人舒闲与娱乐,这个空间的主体就是植物。植物绿量是否能够满足和改善环境的效益,决定因素是植物的光合效率,为城市制造更多的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有害物质、净化空气,隔离噪音。它是一座永不停歇的绿色工厂,这就是绿量决定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就如我市而言,城市用地需要增大,人均绿地指标相对较低。如何用较少的绿地,增加更多的绿量,在植物景观中,特别注意污染较重的厂矿企业,应选择耐污染适应性强枝繁叶茂的植物,来增加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废气,制造更多的氧气。因此需多种乔灌木丛及林荫树来增加绿量。在绿化栽植时应尽量向地面和构筑物及天面开拓,使绿化向立体化扩展,形成海、陆、空多层次,多景观的绿色体系。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考虑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多品种组合,营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使植物不同类型优缺点互补,达到相对稳定的园林覆盖层,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在城市绿化中,要有一定限量的草坪,但大面积布局,则显得绿量不足,这样造景比较单调,层次单一,削弱了其生态效益功能。这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的。
当园林的设计规划初步达到重视生态,美化环境的作用之后,下一步还要做好园林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要想实现园林最大的效益,达到一年四季景色宜人,除需要设计者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之外,还需要管理者的精心管理和辛勤培育。在管理植物时,要结合植物的特性,选择合理的培土、施肥、灌溉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并按照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精心的修建和护理,保证其良好的生长态势。做好园林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因而园林管理者需要不断的吸收引进经验丰富且技术性强的人才,实现园林景观效果和生态作用。同时,城市的园林部门还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加强责任落实和激励制度,从而真正做好园林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发挥园林最大的作用。
在设计规划园林的过程中,对公众进行自然式与规则式景观的偏好调查、市民对街道花卉和树木组合的偏好调查,能充分的掌握公众的喜好和需求,实现群策群力,设计出符合公众需求的园林景观。在实际的园林规划中,不仅要将公众意见落实到整个园林规划设计中,还要引导和鼓励居民通过庭院绿地建设参与到城市绿地规划中。这样一来,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爱护园林花草树木。
总而言之,城市园林设计者要不断的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园林设计知识、经验和技术,融会贯通,结合具体城市的实际特点和生态状况,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园林,从而在美化和净化城市环境的同时,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1]滕明君、周志翔、岳辉、杨玉萍.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J].中国园林.2012(4):40-43
[2]常俊丽、张鑫磊.单纯与震撼-极简主义园林艺术解析[J].安微农业科学.2011(24):14841-14844
[3]陈鹭.继承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的探讨与思考[J].中国园林.2010(1):41
[4]刘伟强.浅谈园林植物景观的布局[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4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园林绿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绿色的环境可以使人们产生安宁、祥和的感觉,进而促进身心健康。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返朴归真、向往大自然的愿望。
1.1园林景观建筑的功能要求,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和文化娱乐生活,艺术性要求高,园林景观建筑应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富于诗情画意。
1.2由于园林景观建筑受到休憩游乐生活多样性和观赏性强的影响,形成了在设计方面的灵活性特别大,可以说是无规可循,“构园无格”。
1.3园林景观建筑所提供的空间要能适合游客在动中观景的需要,务求景色富于变化,做到步移景异,换言之,即在有限空间中要令人产生变幻莫测的感觉。因此,推敲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观赏路线,比其他类型的建筑显得格外突出。
1.4园林景观建筑是园林与建筑有机结合的产物,无论是在风景区还是市区内造园,出自对自然景色固有美的向往,都要使建筑物的设计有助于增添景色,并与园林环境相协调。在空间组合中,要特别重视对室外空间的组织和利用,最好能把室内、室外空间通过巧妙的布局,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1.5组织园林景观建筑空间的物质手段,除了建筑营建之外,筑山、理水、植物配置也极为重要,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应该紧密配合,构成一定的景观效果。
园林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就很难科学、有效地进行质量管理。目前我国多数园林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的管理体系。许多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都存在随机、随意的现象。随机即没有计划,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随意就是决策不遵守规律和程序,杂乱无章。引起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2.2绿化养护资金缺少,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绿化养护资金是决定养护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出现一部分老居住区的绿化养护仍由政府承担,一部分居住区无物业管理造成绿化无人养护,一部分居住区有物业管理但养护费用标准偏低的现象,使得居住区绿化养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甚至出现了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因此需逐步培养业主承担养护经费的养护模式。此外,部分地区绿化管理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
满足功能要求根据居民各种活动要求,布置休息、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儿童游戏及人际交往等各种活动的场地与设施。满足风景审美的要求以景取胜,注意意境的创造。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及人工建筑塑造景观,组成具有魅力的景色。组景园路应当既利于游览观赏,又方便交通。满足净化环境的需要多种植树木、花卉、草地,有利于改善住宅区的自然环境和小气候。2.4绿化行业规范缺失目前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尚缺乏统一的《园林工程监理规程》、《屋顶绿化规范》、《立体绿化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尚缺乏统一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
3.1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以及明确的功能要求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景观规划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重庆龙湖“香樟林”小区保留和适当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造了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对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3.2规划施工项目管理
目标项目经理部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施工图进行汇审,确定图纸的正确性与适用性。项目经理要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线、施工条件等有关资料,对质量、工期、效益目标做出规划。目标规划工作从根本上决定了项目经理的管理效能,因此要及时组织项目经理班子成员对目标系统做出详细规划,进行目标管理。结合工程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从施工的全局和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的要求,科学地制定施工组织设计。
对苗木的品种、株形、冠幅、高度、干径、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cm~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cm~3cm;播种用的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种子均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重量、采收年份、纯净度及发芽率,不得有病虫害。自外地引进种子应有检疫合格证,发芽率达90%以上方可使用。
4.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目前,一般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不超过半年,但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需两年,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两个生长季节,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生长良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实现城市的物质再利用,而且还可以使能源有效利用,保证生态界的协调发展,最大化的保障生态效果。优化社会生态系统,以达成一个良性循环、井然有序、良好的住房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一、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当前城市小区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只有有效的提升城市小区的内在质量和综合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如今的建筑行业的情况下,基本上每个建筑公司所承建的小区质量没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想有效的提升小区的综合水平,则需要关注其外部的景观设计。我国总体上人口数量比较多,因而人均绿地面积是有限的,小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应该在积极利用有限土地的基础上,实现绿化程度的最大化。因此,人们当前在小区建筑之中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在小区园林绿化景观之中,景观的设计程度会直接影响城市小区的美观程度,对城市小区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城市的各种绿地,拥有巨大的叶表面积和浓密的树枝,不仅能过滤、吸附和阻滞空气中的浮尘、烟尘,同时还能吸收、分散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从而让空气保持清新。树林是净化空气的高手,例如城市道路两旁栽植几行并列的中等高度树木,能减少33% ~ 56%的空气降尘量。同时,道路两旁栽种的树木还能起到吸收噪音、减弱噪音的作用。可见,城市中栽植绿色植物,能起到调节空气的流动、净化空气和减低噪音的作用。
园林绿化植物能提高空气湿度,调节空气温度。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利用叶片蒸发水分,使土地的大量水分释放到空气中,使空气的湿度明显变大。根据相关研究,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中,99%的都被释放到了空气中,所以森林中的湿度比城市高许多。由于植物强大的调节气温和增大湿度的作用,使得绿化区与非绿化区的空气温度与湿度不相同,会形成冷热空气的区别,导致空气流动,有时还能够形成微风,使人感到凉爽舒适。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了适宜的气候环境。
特定植物具有抑制和杀死分布在大气中的细菌的功能,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目。如柏树、松树、金银花和杨树等都能分泌一种能杀死或抑制病菌的具有挥发性的物质,能对空气中的蚊蝇产生致命的作用。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居住区内的绿地环境与非绿地环境对比,绿地地区夏季的灭菌比非绿地区高许多。另外,绿色植物能保护水质,防止下游水体被污染。如含有大肠杆菌的生活污水,若从40m 宽的松树林流过,细菌数量会减少87.5%;从50m 宽的生杨、桦树混交林中通过,细菌数量减少90% 以上。可见,城市绿化能给人带来洁净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用水,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植物由于其特有的功能,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比人类敏感得多,污染物质对植物的危害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植物的这种反应为人们分析和鉴别环境污染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能及时使人们采取措施。利用植物监测环境,方法简单、结果可靠、价格低廉,有利于进行群众性的环境监测工作。
园林植物与城市建筑一道,构成了城市亮丽的景观线。绿色植物给人以柔和、惬意、清新之感,树木的高矮搭配,树形的相互映衬,打破了平直建筑物的单调,使城市景观变得生动和活泼,增添了城市环境的空间立体感和层次感。各类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绽放不同的花朵,使城市美感不断变化。因此,合理的进行城市绿化,能打造一个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适宜生存的环境。
绿色植物由于其独特的根系结构,能够保持水土和降低风速,在防止山体滑坡、抵挡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大多数的园林植物有一定的防火功能。同时,在城市中进行大面积的绿化建设,例如建设公园,在平时可供人们休憩观赏,在地震或其他灾害发生时,还能作为减灾场地进行人员的安置与疏散。
当前,由于某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取得成效,城市变成了旅游胜地,如江苏、浙江、四川和云南的某些城市,成为了人们旅游的必选之处,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而且也推动了全国各地对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视。二、园林植物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近年在我国大面积出现的雾霾现象,引起了国家和广大人民对环保更加的重视。城市作为一个人口密集度高、车辆多和工厂密集的地方,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防范与治理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加快城市绿化工程是站在我们面前急需被逾越的一项艰巨任务。通过植树种花,建设绿色景观,可以有效的预防、减轻和治理环境污染。因此,加强城市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园林植物作为有生命力的活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长的生态环境都有各自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应先考虑其生态要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根据场地条件,结合各园林植物的不同特性和环境要求来系统设计,使植物在应用后,能与周围生态环境和生长条件相一致。如永善园林绿化中,高大乔木的选择,多用本地黄华、大兴两乡淹没区的黄葛树(大叶榕),既保护了百年古树,又满足了适地适树的原则。因此不能盲目的采用外来园林植物,应多考虑本地园林植物。
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的使用植物种类,形成搭配适宜、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种群温度的生物群落,促进种间的相互补充,不仅充分利用了环境资源,还能形成优美独特的景观。为使城市景观温度、协调一致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保证生物的多样性。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要以创造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还要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但是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并不是要无限制的增加投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从设计、种植到后期维护费用综合考虑,力争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景观绿化作为一项公共项目,与人们的生活是十分紧密的。城市绿化植物大部分都是可以与人们直接接触的,这就要求我们慎用有毒有害园林植物。例如在幼儿多的场所,则不能使用有毒、带刺以及容易让人们过敏的植物,以免伤害儿童。
工厂为人们生活提供物质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例如排放的废气,虽然现在我国企业排放废气经过工艺处理已比较清洁,但是还是有些工艺上的缺陷,会有部分特殊气体排放出来,在工厂景观区的植物,应能对这些气体有抗性和敏感性,这样不仅能保持生态景观,还能起到环境监测的目的。
摘 要:未来的生态园林景观建设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象征,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宜居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就变得意义重大.文章根据阜阳市规划区基本情况、规划的总体定位及技术思路等方面就如何做好园林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如何实施景观生态规划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景观生态学(Land scape EcoI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1]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二类,一是景观空间格局和景观行为格局的研究,二是景观生态规划.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居聚.[2]
19世纪霍华德(Howard)的田园城市观点,到20世纪中期麦克哈根(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都在强调近自然或自然化的景观设计,其核心是基于区域资源和环境生态的适宜性分析的特点,将人类开发活动与之相适应.[3]20世纪后期福尔曼等(Forman)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及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和过程控制和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规划.[4]在我国,马世骏、吴良镛、王如松、俞孔坚等著名学者都提出了自然与人类和谐的景观生态规划思想.[5]
阜阳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是安徽西北地区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处于黄淮海平原南部、淮北平原的西部,是淮海经济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周边地势平坦,属温带半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4至17℃,在南北气候区分最明显的秦岭、淮河一线交界处,四季分明,降水量适中,太阳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拥有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
阜阳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型城市,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步伐,阜阳市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建设.改变依靠传统农业的单一经济模式,积极推进工业发展,逐步改变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截至2013年,取得经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绩,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062.5亿元,人均GDP达13839元.
阜阳市近年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完成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和万里绿色长廊等生态工程建设,获得了绿色全方位覆盖淮河的效果,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显著.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底,全市拥有林地面积241.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16.56%,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林木蓄积量达878.2万立方米;现有农田林网760万亩,占适宜建网面积的90%;完成对2.5万个自然乡村全部绿化覆盖,绿化率达60%以上;公路绿化达到2500公里,林木绿化均达到90%以上.
阜阳虽地处皖西北地区,但是并不缺少水资源,淮河的重要支流沙颍河和汾泉河从市区贯穿而过.城市的主要河流分别有东、南、西护城河和一道河、二道河、东清河、中清河、西清河、济河、古泉河等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另外还有西城内河、八中塘、瑶池、慧湖等大小沟塘遍布其中.
目前,市旅游局重点打造阜口路生态旅游景观带,将其作为城市重点旅游发展规划项目,并被推荐为市四大旅游项目之一.在阜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中完成对泉河风景带道路景观绿化改造,充分做好阜颍路(华桥沟-阜阳南高速路口)道路建设及景观绿化工作,树立阜阳城市新形象.
主要完成对城镇周围环城景观带、市区内主要公共绿地、市区主要街道、开发区产业园等景观规划.
对特色村庄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加大农田果园生态景观改造力度,加快乡村公路网道路景观施工进度.
阜阳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新的景观类型,例如:大学校园景观、旧城改造景观、颍州西湖湿地公园景观等,但是,由于缺少统一规划设计,缺乏内涵设计理念,在设计手法上也表现的参差不齐,城市景观丰富程度不够.
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原有的乡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有的自然乡村景观被不断的蚕食和破坏,自然生态景观格局受到了破坏.另外,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城市的建筑和道路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多,城市的生态系统性逐渐减弱.
阜阳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多带来的对土地需求的增加,原有的景观斑块不得不以见缝插针的形式存在于城市中,造成整体的景观生态面积不断减小.
原有的自然乡村景观不断的被打上“城市化”印记,地域景观的“模式化”,缺乏应有的景观理念和丰富的设计手段,造成缺少典型的特色景观.此外,对城市整体环境控制力不够,使生态景观空间与城市环境及周围自然环境整体协调度不够.
结合阜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利用规划区现状土地资源条件,挖掘地域文化和景观、植物资源,遵循自然法则,通过绿地景观、水体景观、硬质景观、游憩景观、休闲设施等园林景观建设,营造一个景观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居住区.[6]
前期以治理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快对城市主要河道两岸景观改造建设步伐,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城市水体环境,努力将阜阳市建设成为一个环境宜人的园林城市.
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城南片区生态景观优势,建立起合适的功能片区,打造多重水景,形成整体生态景观格局.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完成规划范围内城市绿地的全面绿化,扩大城市绿色空间,重视绿化质量.把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及草本植物有效的结合,把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组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城市植物群落的丰富性和观赏性.把市内主要的公园建好,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一个绿色开放空间,加快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完善环城公园生态景观,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公园体系,最大程度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
结合阜阳市自身自然地理特征及城市的功能定位,彰显生态田园景观.生态田园景观建设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本地社会人文状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具有浓郁皖北特色的果园和标准化农田等田园景观.
阜阳古称颍州,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环境.这里历史上是姜子牙、管仲、嵇康、鲍叔牙、甘罗、吕蒙、刘福通的故里.此外,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苏轼也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建设生态园林城市需要充分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对阜阳市现有的自然景观进行全面改造,建设一批独具风貌的自然景点,让其深厚的人文景观得到充分展现.
制定完善的园林绿化管理条例,把好设计关.把资金的使用落实到实处,根据整体规划来看,阜阳市今后走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因此,首先要考虑的是:把街道绿化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城区带动周边乡镇、乡镇又形成对城区的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整体.
采用规整与自由结合的设计手法,打造精致耐看的居住区植物景观.利用植物高低错落的林缘变化,四季分明的植物物种搭配,建好具有鲜明特征的景观小品,充分体现生态园林城市景观.
根据国家道路绿化条例和景观生态学相关要求进行设计,构筑居住区绿地基本骨架,合理划分功能分区,科学组织人流路线,有序的连接各个分区和相关景点.
水体设计做好了能为景观添色不少,目前,许多景观用水大都采用自来水,并且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何合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城市水体景观设计中结合生态设计理念,让水体景观为城市增色.
在具体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地表肌理和地形构造的破坏,尤其要注意保护已经形成的地域特色景观.在设计中要多配置地方特色植物,可以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还能大幅度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无论是在种源、运输、成活率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可以避免因长途运输及较低成活率引起的浪费.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植物景观营造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让游客能欣赏到稳定且层次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形成树种多样、种群稳定、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和色彩丰富的效果.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生动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使整个城市绿化能够体现出“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景观效果.[7]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要以人为本,城市生态园林建设需要相关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支持.通过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逐步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伴随着市民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增强,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和建设将会呈现出更丰富的形式.阜阳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发展方向,定好发展目标,借助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加快城镇化发展.积极改善城市周边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力争将阜阳市早日建设为皖北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
〔1〕吴杨哲,刘丽.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2(18):37-38.
〔2〕赵雪坤.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实施[J].中华民居,2012(3):90-91.
〔3〕王淑华.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探讨[J].生态经济,2010(12):163-165.
〔4〕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王仰麟.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刘洁,吴仁海.城市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3,22(5):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