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电话:
400-123-4567

公司新闻

奇异果app:园林的谋划打算doc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园林的类别 1、园林的定义:指在一定的地段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种和建筑的布置,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经过园林设计与园林创造这一环境的全过程称为“造园”,所建造的这一环境即为园林。 2、园林的类别 (1)以历史来区分有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 (2)以地域来区分有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 (3)以规模来区分有森林公园、城市公园和庭园; (4)以功能来区分有综合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和城市绿地。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西方古典园林有规划式园林和自然风致园 3、现代公园分类 (1)美国的公园类别:国家公园、综合性公园、运动公园、水滨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城市近临公园、儿童公园、市区公园等。 (2)德国的公园类别;森林公园、国民公园、综合性公园、郊外绿地、植物园、动物园、运动与游戏场、广场与装饰道路、果木与蔬菜园等。 (3)日本的公园类别:历史公园、区域公园、风景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综合性公园、运动公园、市区公园、儿童公园等。 (4)中国的公园类别: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公园、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城区与居住小区公园等。 4、主要公园特点 (1)综合性公园:公园面积大、内容广泛。大型综合性公园有体育比赛的场地、文化中心、娱乐中心、露天音乐厅博物馆、展览管、水族馆及大片绿地,专群的花卉展示区等。 (2)植物园:植物园有综合性的与专业性的,在观光游览的基础上有科普、科研、科学生产的多种功能,一般分为植物进化、地理分布、植物生态、经济植物、观赏植物、树木园以及园林艺术等。 (3)动物园:动物园有城市动物园、人工自然动物园、转类动物园与自然动物园。动物园主要按动物进化系统、动物原产地、动物的食性与种类3种类型规划布局。 (4)儿童公园:儿童公园包括综合性儿童公园、专题特殊儿童公园、城市与居住区儿童公园以及各种儿童游乐园。儿童公园的建筑、各类小品、园路等应地球形象生动、造型优美、色彩鲜艳。 (5)森林公园:森林公园面积一般为数百公顷至数千公顷,具有良好的生态具有野游、野营、野餐、森林浴、放牧、狩猎等极具特色的活动内容。 二、园林的内容与形式 1、园林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园林的内容是其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园林形式是其内容存在的方式,园林的内容决定其形式,园林的形式依赖与内容,表达主题。 2、园林内容与形式体现的案例——“一池三山”模式:中国皇家宫苑园林内容(“无上权势”、“不老永生”、“神仙仙界”),园林形式(宫苑面积大、规模宏大雄伟)→“一池三山”模式(中国皇家园林湖岛景观的独特风格)→各朝各代根据具体地形、环境条件创造出生动、精彩、多姿的湖岛艺术形象(“巧于因借”、“精而合宜”、“景到随和”、“因境而成”→“一法多式”、“有法无式”)。 3、园林形式的确定 (1)根据园林的形式:不同性质的园林,必然有相应的不同的园林形式,力求园林形式反映园林的特性。形式服从与园林的内容,体现园林的特性,表达园林的主题。 (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由于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艺术传统的差异,决定了园林形式不同。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沿袭,形成自然式园林形式,而西方则形成规则式园林形式。(图中国自然式园林,西方规划式园林) (3)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园林的表现形式:中国所有神像在园林中的应一般供奉在殿堂内,而不展示于园林空间中(图);西方把人神化,结合雕塑艺术,在园林中把许多神像规划在园林空间中,且多数放置在轴线上,或轴线、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1)地形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载体。地形有平地、山体及水域部分的各种水体。 自然地貌有平地、浅滩、坡地、丘陵、峰岭的差别。园林的创意因势而立,选定景点、修路、架桥、建亭。加工的余地随之丰富。人造环境往往是对自然环境加以模仿,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手法之一就是筑山,挖土推山,土石相间,追求与自然景致的酷似。西方的造园理念多为利用原始地貌。地形的利用、取舍、塑造,构成造园的重要环节。 水体是地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两种类型。静态水包括湖、池、塘、潭、沼泽;动态水包括江、河、湾、溪、渠、涧、瀑布、喷泉等。水体中还形岛、堤、洲、渚等地貌。几手所有的园林不可没有水体的出现,中国园林称治水为离水,山嵌水抱是最基本的形式。西方园林中凡园必有泉池,且多是人为创造的喷泉、水渠等呈规划的几何形状。 (2)植物:植物是构成园林的第二个要素。树木、花卉、草坪遍及园林的各个角落。在造园中植物还有景观造形的作用,可成为林荫道、灌木墙而富于实用功能。植物的四季色彩变化增添园林的魅力。植物成为园林立体设计构思的基本手段之一。 (3)建筑:园林离不开建筑,建筑的风格特征最能体现整个园林的特征,最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建的造型,建筑与围墙所形成的院落,建筑的空间分割,建筑的门窗、廊柱等大量的局部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过渡等,成为园林设计中最为复杂的工作。。 (4)道路:道路是园林的脉络,是游人在园林中活动的基本途径,往往形成流畅的循环系统。道路的种类丰富,如主路与辅路,铺装路与土路,平路与山路,草坪踏步路与水面汀步路等。道路的造型呈线型的状态,视觉上有流动的感觉,增添了园林布局的活力。 (5)园林小品:园林小品的种类最多。是庞大的组合之素。园林小品普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成为游人不可缺少的服务性设施。园林小品主要有园桥、园亭、园凳、园灯;有池水、喷泉;有花坛、花架、花墙、花柱、花钵;有导游牌、说明牌、路牌等各种标志牌;有电话亭、饮水台、洗手台以及垃圾箱桶。还有观赏性的园林小品。如雕塑、壁画、装饰造型、假山石等。 第二节 园林设计 一、园林设计概述 1、园林设计的概述:园林设计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丽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 2、中国园林设计与西方园林设计 (1)中国园林设计特点:传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师法自然”、“中得心源”等园林创作手法。君主专制统治和封建迷信→道教神学所创造的神仙境界(逍遥自在长生不老)→一池三山”自然式园林形式。 埃及气候(温热干燥,追求树木绿荫的凉爽环境)、几何学(尼罗河每年泛滥)→水渠建筑、树木的几何规划式配置,强烈的轴线对称布置规划式园林形式。西方哲学(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强调“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树木的整形修剪、规划对称的水渠、水池形式、图案式的花坛设计、规划图案式园林形式。 3、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 (1)以生态学的原理与实践为依据,规划城市森林运动。 (2)园林设计中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绘制透视图、鸟瞰图和制作模型、计算机生成设计园纸、设计模型) 二、园林设计的依据 1、科学依据 园林设计要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园林设计关系到自然科学(地质、地貌、水文地壤、植物等)。技术科学(建筑、工程等)等方面的问题。 2、社会需求 园林是完善城市4项职能中游憩职能的基地,设计者必须了解市民对开展公园活动的要求。(年龄、兴趣爱好、文化层次等)。 3、功能要求 设计者应根据市民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的方面的内容,创造相应的园林空间、满足市民的不同功能要求(综合公园或专类公园)。 4、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者应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节省开支,创造出理想的作品。 三、园林设计的原则 1、适用。(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园林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 2、经济。(正确选择,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减少投资) 3、美观。(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 第一章 园林布局 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第一节 园林立意 第二节 园林布局 第三节 园林艺术及构图法则 第四节 园林造景及景观分析 调查研究阶段:1) 自然环境调查:气象、地形、土壤、地质、生物、水系等。2)社会环境调查:绿地周边环境 、该绿地现状等。3)设计条件调查:甲方具体要求、树木分布现状,地上地下管线)现场踏查。 编制任务书阶段:1)明确设计的原则和目标;2) 明确该园林绿地所处地段的特征及周边环境;3) 明确该园林绿地的面积和游人容量;4) 明确该园林绿地总体设计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要求;5) 明确该园林绿地总体地形设计和功能分区。 总体规划设计阶段:1)主要设计图纸内容位置图、现状分析图、功能分区图、总体规划平面图、整体鸟瞰图、地形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绿化规划图及管线)工程概算书 局部详细设计阶段:1)图纸部分:平面图、部面图、局部种植图、建筑布局、图及综合管网图;2)工程量总表。 施工设计阶段:1)施工总平面图;2)竖向施工图;3) 园路广场施工图;4)种植施工图;5)假山施工图;6)园林建筑小品施工图;7)管线及电讯施工图。 园林立意:造园之始,意在笔先。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因地制宜,随势生机 第二节 园林布局 一、园林形式的确定:1)根据园林的性质;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3)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园林的表现形式。 二、园林的布置形式:1)规则式园林;2)自然式园林;3)混合式园林 第三节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一、多样与统一:在园林中的应用是指:园林中的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包括:形式的统一、材料的统一、线条的统一、花木的多样化与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二、对比与协调:对比,是指借两种或多种性状有差异的景物之间的对照,使彼此不同的特色更加明显,提供给观赏者一种新鲜兴奋的景象。包括:空间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方向对比、大小对比、色彩对比、质感对比和布局对比。协调,是指事物和现实的各方面之间的联系与配休整 达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中的统一。包括:相似协调和近似协调。 三、均衡与稳定:园林布局中的均衡可以分为:对称均衡、不对称均衡和质感均衡。均衡主要是园林构图中各要素左与右、前与后之间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稳定是园林景观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处理。 四、韵律与节奏:园林绿地中常见的韵律有: a.连续韵律 即有同种因素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的韵律特征。如等距的行道树、等高等距的长廊、等高等宽的登山台阶、爬山墙等。 b.交替韵律 即有两种以上因素交替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的韵律特征。如柳树与桃数的交替栽种、两种不同花坛的等距交替排列。 c 渐变韵律 指园林布局连续出现重复的组成部分,在某一方面作有规律的逐渐加大或变小,逐渐加宽或变窄,逐渐加长或缩短的韵律特征。如体积大小、色彩浓淡、质地粗细的逐渐变化。 d 交错韵律 两组以上的要素按一定规律相互交错变化。常见的有芦席的编织纹理和中国的木棂花窗格 五、比例与尺度:在园林中的比例,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或某局部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二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或某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1)单位尺度引进法 即应用某种为人所熟悉的景物作为尺度标准,来确定群体景物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合乎尺度规律的园林景观。如在苏州留园中,为了突出冠云峰的高度,在其旁边及后面布置了人们熟知的亭子和楼阁作为陪衬和对比,来显示其“冠云”之高。 (2)人的习惯尺度法 习惯尺度是以人体各部分尺寸及其活动习惯尺寸规律为准,来确定风景空间及各景物的具体尺度。如亭子、花架、水榭、餐厅等尺度,就是依据人的习惯尺度法来确定的。 (3)夸张尺度 将景物放大或缩小,以达到造园意图或造景效果的需要。 园林赏景及造景: 景的含义 景,就是一个具有欣赏内容的单元,是从景色、景致和景观的含义中简化而来,也就是在园林中的某一地段,按其内容与外部的特征具有相对独立性质与效果即可成为一景。 景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其本身具有可赏的内容,一是它所在的位置要便于被人觉察。 二、赏景 赏景分动态观赏和静态观赏两种形式。由于游人观赏的视角、视距不同,其感受也不同。 ㈠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 不同的观赏方法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游人在行走中赏景即人的视点与景物产生相对移位,称为动态观赏,动态观赏的景物称为动态风景。游人在一定的位置,向外观赏景物,视点与景物的位置不变,即为静态观赏,静态观赏的景物称为静态风景。 ㈡观赏视角与景 在游览过程中,由于人的观赏视角或观赏视距不同,对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㈢观赏视距与景 观赏点:游人所在的位置即人的眼睛的位置,也称为视点。 观赏视距:观赏点到被观赏的景物之间的距离称为。 视域:视距范围之内的区域,也称视场、视线区。 造景:在园林绿地中,因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创造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色谓之造景。人工造景要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规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㈠主景与配景 ⒈主景,也称中景。它在园林中最易体现功能,在艺术上又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⒉配景,包括前景和背景。前景起着丰富主题的作用;背景在主景背后,较简洁、朴素,起着烘托主题的作用。 ⒊主景的营造手法 ⑴主体升高:主体升高,可产生仰视观赏效果,并可以蓝天、远山为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突出鲜明,不受或少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⑵在轴线端点、视线焦点处:一条轴线的端点或几条轴线的交点常有较强的变现力。故常把主景布置在轴线的端点或几条轴线的交点上。 ⑶动势线集中点处:一般周围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其周围景物往往具有向心的动势,主景如布置在动势集中的焦点上就能得到突出。 ⑷构图重心位置:在规则式园林绿地中将主景布置在几何中心上,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将主景布置在构图的重心上,也能将主景突出。 ⑸渐变法:在园林景物的布局上,采取渐变的方法,从低到高,逐步升级,由次景到主景,级级引人入胜。 ㈡对景的创造:位于园林轴线或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称为对景。它有正对景和互对景两种形式。 ㈢ 前景的处理手法:在风景园林立体画面构图的前面用框景、夹景、漏景、添景等手法处理,都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1)框景:是在园林中用门、窗、树木、山洞等来框取另一个空间的优美景色。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视线引到景框之内,故称框景。框景的形式:入口框景、端头框景、流动框景、镜游框景。 2)漏景:漏景是框景的进一步发展,利用漏窗、花墙、漏屏风、疏林树干等作前景与远景并行排列形成景观。它起着含而不露、柔和景色、若隐若现的作用。 3)夹景:以树、山、建筑等将轴线两侧贫乏景观加以屏障,从而形成左右较封闭的狭长空间,突出空间端部景观。 4)添景:是在主景前面加植花草、树木或铺山石等,使主景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㈣分景的创造:分隔园林空间、隔断视线的景物称为分景。分景可创造园中园、岛中岛、水中水、景中景的境界,使园景虚实变换,层次丰富。其手法有障景、隔景两种。 ⒈障景:障景也称抑景。在园林中起着抑制游人视线的作用,是引导游人转变方向的屏障景物。它能欲扬先抑,增强空间景物感染力。有山石障、曲障 (院落障、影壁障) 、树(树丛或树群)障等形式。 ⒉隔景:以虚隔、实隔等形式将园林绿地分隔为若干空间的景物,称为隔景。它可用花廊、花架、花墙、疏林进行虚隔,也可用实墙、山石、建筑等进行实隔,避免各景区游人相互干扰,丰富园景,使景区富有特色,具有深远莫测的效果。 ㈤借景:借景是小中见大的空间处理手法之一。它将园外景色有意识地组织到园内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起着扩大园林空间、丰富园林景观的作用。借景有如下几种方式: ⒈远借:是把园外远处的景物借为本园所有 ⒉邻借:是借邻近的景物。上述的对景,框景大都是邻借的手法。 ⒊仰借:是利用仰视借取高处景物。 ⒋俯惜:是居高临下俯视低处景物。 ⒌因时而借:是借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自然景色的变化或一天之中景色的变化来丰富园景。 ⒍借声:借园林中自然之声(雨声、水声、虫鸣、鸟啼等)给景致增添情趣 。 ⒎借香:草木的气息可使空气清新,可烘托园林景致的气氛。 ⒏凭水而借:借水中的倒影来丰富景致。 ㈥点景:在园林中以对联、限额、石碑、石刻等形式来概括园林空间环境的景像。它具有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等特色。它可借景抒情、画龙点睛,给人艺术的联想;又有宣传、装饰、导游的作用。 1.荷风四面亭 亭名因荷而得,座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湖内莲花亭亭净植,湖岸柳枝丝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面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用在此处十分贴切。尤其是联中的“壁”字用得好,亭子是最为开敞的建筑物,柱间无墙,所以视线不受遮挡,倍感空透明亮,虽然无壁,然而三面河岸垂柳茂盛无间,四周芙蓉偎依簇拥,不是密密匝匝地围成了一道绿色的香柔之墙吗?动人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使这座岛上的小亭愈发显得多姿多彩,亭亭可人。风吹墙动,绿浪翻滚,清香四溢,色、香、形俱佳。春柳轻,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荷风四面亭不仅最宜夏暑,而且四季皆宜。若从高处俯瞰荷风四面亭,但见亭出水面,飞檐出挑,红柱挺拔,基座玉白,分明是满塘荷花怀抱着的一颗光灿灿的明珠。 2.鱼沼秋蓉 明代利用“三潭印月”的三潭旧址,筑起一带环形堤埂,使之成为湖中之湖,用以放生畜鱼,名叫放生池。当时这里还建有一座建筑叫德生堂,由和尚看守,禁止人们到这里来捕鱼。环池四周,遍植木芙蓉。每当秋日,木芙蓉开放,环堤五色缤纷,烂若绮霞。到了清代,这里就成了“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如今堤上的木芙蓉虽已消失,但池中的荷花却十分兴盛。清代文人张云锦有《鱼沼秋蓉》诗云: 百顷琉璃似镜平, 夹堤红艳自盈盈。游鳞密藻翻秋渚, 靧面新状炫晚晴。乍觉影浮濠濮境, 只疑人住锦官城。明月花近三潭发, 绰约仙姿下玉京。 诗中的“濠濮”,即古人观鱼之地,苏州留园有濠濮亭,北京北海有濠濮涧。“锦官城”,即四川成都。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中有“花重锦官城”句。 园林设计 一 立意 立意是园林设计的灵魂。依照立意决定表现什么样的主题,传达什么样的理念,采用何种风格,确定最终的造型手段。古典园林意境美——假山、池沼、亭台、轩榭 布局:布局是总体规划,以布局为基础展开方案的构思。从总体布局、地形布局、水体布局、植物布局、建筑布局5个方面着手。 (一)总体布局 (1)骨架线与轴线:在园林设计总体布局的总平面图上应现实除一条明确的骨架线)主体形象与重点部位:主体形象与重点部位将使园林中出现高潮,在园林中常见的主体形象多是主体建筑,重点部位多以水体、山体出现 (3)空间序列:全园应划分区域,形成空间序列,序列条理清晰,序列中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的衔接产生间隙,从而使游人的精神得到缓解。空间序列构思的种种变化使游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游园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二)地形布局 地形布局中以山体的塑造最为突出 (1)山形起伏变化:山体的造型要延绵起伏,即平面的造型呈变化的延伸,立面的造型呈高低错落。 (2)山路的处理:山路的曲折纤细与沉重的山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山路使山体变得轻盈,远处望去隐约可见的山路能唤起游人对登山的向往。筑山是园林设计的手段 (3)中国造园中山石结体手法与湖石的造型:以石材或仿石材布置成自然山石景观的造景手法称为置石。石材的种类有大理石、黄石、英石、石笋、房山石、青石、石蛋、黄蜡石等 置石的类型有特置、散置、器设和与建筑、植物相结合的运用。中国传统造园有着丰富的山石结体的手法,包括安、接、斗、卡、连、垂、挎、拼、剑、悬、挑等,这些手法成为山石结体设计中指导性的规范。 (三)、水体布局 水体的造型较为便利。中国的造园多为挖土堆山成湖、成池,或截流入园成水道、水渠。西方的造园多维持自然水域的原有风貌。 (1)水体的区域变化:在造园理水中可以依照不同的园林区域设计不同的水体以求变化 (2)水体的大小与聚散:同一水域以水体的大小分割聚散予以变化 (3)水岸的多样性:长长的水岸线随着相伴的环境不同会令游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如相邻道路、开阔地、草地、建筑等。 (4)各种水体造型:因山势的变化,水体会出现各种造型。 (5)水景的倒影效果:水景会倒影出岸上的景物是水体的一大特征,水波随风而动使倒影或清晰或含蓄,美不胜收。 (四)、植物布局 园林中植物的覆盖面积最大,植物与山体、水体和建筑相结合,相互衬托融为一体,有时植物还作为较为独立的植物景观。 (1)植物的种类与植物地段:植被的类别多样,有乔木、灌木、草本等,其种类繁多。 (2)植物的层次与配置:植物层次的多样,丰富了植物的配置手法。 (3)植物作为景观造型 任何物种的植物都有自身独特的造型,如低垂飘柔的杨柳、挺拔舒展的油松、锥形整齐的雪杉,以及雄浑的乔木树冠、小巧多态的花木枝条,给观赏者以不同意境的享受。 (4)植物作为造园的特殊功能 有时植物在园林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作用,如路边高大成排的树木成为林荫道;密集在一起的树木呈屏风状用以障景,以障景形成景区的转换,以障景遮挡园中不完美的视角。。 (5)植物的色彩与四季变化 植物的色彩极为丰富,尤其是花卉的色彩几乎无所不包,它们在不同的季节争奇斗艳。 (五)、建筑布局:建筑形象在园林中最为明确、突出,格外吸引游人的注意,在布置中具有很强的疑聚作用与导向作用。 (1)建筑群体的轴线与骨架线:躯体建筑在任何环境中都有它组成的轴线关系,园林中的建筑群体的轴线往往能够制约整个园林布局,有时则与园林的布局完全吻合。 (2)建筑布局的空间序列:建筑布局的空间序列与园林布局的空间序列道理相通,作为整个建筑群体有起始、过渡、衔接、重点、高潮、收尾等不同的活动空间,它们是一个整体。期中有大与小、高与低、多与少、收与放等不同的处理方法。 (3)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建筑靠墙体围合,有门闭合是封闭空间。虽有围合,但采用窗漏、落地窗、较为通透的厅堂,或不完全的围合为半开敞或半封闭的空间。基本不用砖石围墙,以竹林、灌木墙为界,采用透廊、过廊使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形成相互穿墙渗透关系是开敞空间。 (4)空间关系的限定:不同形态构成要素对建筑空间产生不同的限定感,在设计中应选择相适应的限定关系以满足构思的需要。 (5)建筑的朝向与开窗:传统建筑是坐北朝南的格式,即利于日照,有利于遮风。现代园林中很多建筑其朝向随地貌、景观特征而定,朝向与开窗的选择是为了选取最好的环境视野。在处理开放空间的时候,手法变得更为灵活。 (6)单体建筑的点景作用:园林建筑的类型丰富,有殿、堂、轩、榭、舫、亭、桥、廊等。园林中最多的独立建筑是各类园亭。山上有山亭,水边有水亭,廊端、廊间有廊亭,平地纳凉有凉亭,修立碑文有碑亭。北方园林的亭体量大,雄浑、粗壮、端庄,南方的亭体量小,俊秀、轻巧、活泼。 第四章 综合性公园 1. 公园出入口类型(主要入口,次要入口、专门入口)。公园的功能,直接和间接。 公园主要入口设计A 区位选择(城市规划、城市主干道、园内分区、公园地形特点)。B 主入口广场(集散功能、大型活动功能等)C 主入口景观(城市景观、城市园林绿化窗口) 2. 公园分区规划依据(公园所在地自然条件、原有建筑历史古迹与文物、服务对象需求等 公园功能区分(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公园管理区等) 公园的分类。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分类。 3. 公园地形设计。。应根据总体设计确定的高程进行,并考虑排水和景观因素。 (1)不同的地形设计,规划式园林地形设计(应用直线和折线创造不同高程平面的布局。下沉式广场。自然式园林地形设计(根据公园用地的地形特点,采用“挖湖推山”法。 (2)公园地形设计与园内植物种植规划设计结合。(3)。与公园功能分区的地形要求 (4)公园地形设计的竖立控制(山顶标高;水位标高;园路主要转折点、交叉点、变坡点的标高;主要建筑物的底层、室外地坪标高;各出入口内外地面标高;地下工程管理及地下构筑物的埋深等)。 4. 公园园路系统设计 (1)园路的形态。园路有两种形式:直线式和曲线式。通行 A 直线式公园路一般位于平坦的地形上,由于到达目的地的距离最短,有利于疏散游客、方便游客、节省游客在路上的实践。 B 曲线式园路适用于坡地丘陵上,也可以使用在平坦地上,沿路布置不同的景物,易形成移步换景的境界。 (2)园路的等级、宽度、密度。根据承担的功能和宽度,园路分为主路、支路和小路3个等级。公园的陆地面积不同,各个等级的路幅路宽也不同。园路的坡度处理应符合表4-3-5的要求。园路路网密度控制在200~380m/hm2之间,动物园园路密度控制在163~300m/hm2之间。(3)公园的出入口设计风格应该与公园绿地的主题相一致,其宽度不小于1.5m。 5.公园植物种植规划设计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树种,尽量采用本地的植物。 合理搭配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 既要考虑植物的生态效益,也要兼顾其组织空间、卫生防护的功能。 对植物的形态进行精心组合充分发挥植物的景观美化功能。 6.综合性公园特点:城市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公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人们休闲、游憩、教育、进行户外体育娱乐活动的场所。综合性公园一般面积较大,内容丰富,服务项目多,属市一级管理。 7.奥姆斯特德原理:(1)保护自然景观,有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划形式;(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和草地;(4)选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特别是用于公园边缘的稠密和栽植地带;(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的区域; 第五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一、居住区用地构成 1.居住建筑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必须留出的用地,包括通向住宅人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家务院落用地。2.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土地。3.道路及广场用地:指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以上两项用地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的用地。4.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区中心游园、住宅组团绿地、花园式林等集中成片绿地。 二、居住区的规模 居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为标志。居住区的规模受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800~1000m)、城市干道间距(700~1000m)、居住行政管理体制(一个居住区规模大致与一个街道办事处的规模相适应)以及自然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我国居住区人口规模一般为5万~16万人,少则3万人;用地规模在50—100hm2左右。 三、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为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的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 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成居住区:即居住小区—居住区。 2 以居住生活单元为基本单位组成居住区:即居住生活单元——居住区。 3 以居住生活单元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成居住区,即居住生活单元、居住小区——居住区。 四、居住区的建筑布置形式及其对绿地布局的影晌。 1 行列式布置 住宅按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成行布置。优点是使绝大多数居室都可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2 周边式布置 住宅沿街道或院落周边布置。周边式布置,公共绿地 相对集中成片。面积比例较大,有利于形成开敞的室外空间和良好的景观效果。3 混台式布置 综合上述两种形式,多以行列式为主,少量住宅或公共建筑沿街道院落布置,构成半封闭空间,以发挥行列式和周边式布置各自的长处。4 自由式布置 结合地形、考虑采光、通风,将居住建筑自由灵活的布置。其布局显得自由活泼。一般用于地形复杂且不规则的情况。 五、居住区道路系统布局 1 宅前小路 通向各户或单元门前,主要供行人使用,一般宽为1.5~3m。 2 生活单元级道路 路面宽度为4~6m,平时以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为主。 3 居住小区道路 是联系小区各部分之间的道路,车行道宽度7m以上,两侧可布置人行道及绿化带。 4 居住区级道路 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车行道宽度9m以上,道路红线m。 六、居住区绿地概述 一)、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1 公共绿地 根据居住区规划结构形式,公共绿地相应采用三级或二级布置,即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区公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 2 专用绿地 指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环境绿地。 3 道路绿地 指居住区各级道路红线 宅旁绿地 指居住建筑四旁的绿化用地,是最接近居民的绿地。 二)、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我国第一部城市规划技术法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筑用地标准》规定:居住区绿地率为30%;人均公共绿地为3m2/人,其中居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2m2/人,小区级公共绿地为人均lm2/人。小区级公共绿地面积:小区中心游园面积+居住生活单元 组团绿地面积。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建居住区中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中不低于25%;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应不少于lm2/人,居住区应不少于1.5m2/人。 三)、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1.统一布局,系统规划;2.以人为本,设计为人;3.以绿地为主,小品点缀;4.利用为主,适当改造;5.突出特色,强调风格;6.功能实用,经济合理。 四)、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 1.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 2.在夏热冬冷地区,注意选择树形优美、冠大荫浓的落时阔时乔木,以利居民夏季遮荫、冬季晒太阳。 3.在公共绿地的重点地段或居住庭院中,以及儿童游戏场附近,注意选择常绿乔木和开花灌木,以及宿根球根花卉和自播繁衍能力强的 l~2年生花卉。 4.在房前屋后光照不足地段,注意选择耐阴植物,在院落围墙和建筑墙面,注意选择攀缘植物,实行立体绿化和遮蔽丑陋之物。 5.允分考虑园林植物的保健作用,注意选择松柏类、香料和香花植物等; (二)、配置方式的确定 1 植物种类搭配要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2 植物配置要讲究时间和空间景观的有序变化 3 植物配置方式要多种多样 七、居住区各类绿地设计 一)、公共绿地设计 (一)、居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是为整个居住区的居民服务的。通常布置在居住区中心位置,以方便居民使用。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约10min左右的路程,服务半径以800—1000m为宜。居住区公园面积通常较大,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应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小型水体、功能分区和景色分区;构成要素除树木花草外,有适当比例的小品建筑、场地设施;居住区公园由于面积较市、区级公园小,空间布局较为紧凑,各功能区或景区空间节奏变化较快。 居住区公园和城市公园相比,游人成分单一,主要是本居住区的居民游园时间集中,多在一早一晚,因此,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置,成为居住区公园布局的特色。 、居住小区中心游园(又称小游园) 1.位置规划 (l)小游园一般布置在小区中心部位,方便居民使用,其服务半径一般以200—300m为宜,最多不超过500m;在规模较小的小区中,小游园也可在小区一侧沿街布置或在道路的转弯处两侧沿街布置。 (2)尽可能与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服务中心、文化体育设施等公共建筑设施结合布置,集居民游乐、观赏、休闲、社交、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 (3) 应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地形、原有绿化基础进行选址和布置。 2.用地规模 (l)就小区规模而言,我国小区规模以 l万人左右为宜,根据定额标准,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lm2/人,若小区中心游园和组团绿地各占50%,则小游园面积以0.5hm2左右为宜,另一半可分散安排为住宅组团绿地。 (2)就小区周围市区级公共绿地分布情况而言,若附近有较大的城市公园或风景林地,则小游园面积可小些;若附近没有较大城市公园或风景林地,可在小区设置面积相对较大的小游园。 3.规划形式 根据小游园构思立意、地形状况、面积大小、周围环境和经营管理条件等因素,小游园平面布置形式可采用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抽象式。 4.规划内容 ①人口处理:为方便附近居民,常结合园内功能分区和地形条件,在不同方向设置出、入口,但要避开交通频繁的地方。 ②功能分区:分区的目的主要是让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居民能各得其所、乐在其中、互不干扰、组织有序、主题突出、便于管理。小游园因用地面积较小,主要表现在动、静上的分区。并注意处理好动、静两区之间在空间布局上的联系与分隔问题。 ③园路布局:园路布局宜主次分明、导游明显,以利平面构图和组织游览;园路宽度以不小于2人并排行走的宽度为宜,最小宽度为0.9m,一般主路宽3m左右,次路宽1.5—2m;园路宜呈环套状,忌走回头路。 ④ 广场场地:小游园的小广场一般以游憩、观赏、集散为主,中心部位多设有花坛、雕塑、喷水池等装饰小品,四周多设座椅、花架、柱廊等,供人休息。 ⑤ 植物配置:植物种类的选择既要统一基调,又要各具特色,做到多样统一;注意季相变化和色彩配合;注意选择乡上树种,避免选择有毒、带刺、易引起过敏的植物。 ⑥ 建筑小品:小游园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小游园的园林建筑及小品主要有亭、廊、花架、水池、喷泉、花台、栏杆、座椅、圆桌凳以及雕塑、宣传栏、果皮 箱、圆灯等。 、居住生活单元组团绿地(又称组团绿地) 1 布设位置 根据组团绿地在住宅组团内的对位置的不同,组团绿地布设的位置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形:①周边式住宅中间;②行列式住宅山墙之间;③扩大行列式住宅间距;④住宅组团的一角;⑤两组团之间;⑥一面或两面临街;⑦与公共建筑结合布置;⑧自由式布置。 2 用地面积 每个组团绿地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面积一般在0.1~0.2hm2。一般一个小区有几个组团绿地。按定额标准,一个小区的组团绿地总面积在0.5hm2左右。 3.平面构图形式 (l) 中轴对称式 设计常以主体建筑人口中轴线为轴线组织景观序列,对称布局。 (2)均衡不对称式 设计采用规则式布局,而构图是不对称的,追求总体布局均衡。 (3)自由式 设计采用自由式布局,局部人口、广场、小品等处穿插以规则形式。 4.空间布局方式 (l)开放式。不以绿篱或栏杆与周围分隔,居民可以自由进人绿地内游憩活动。 (2)半封闭式。用绿篱或栏杆与周围部分分隔,但留有若干出入口,可以进出。 (3)封闭式。绿地用绿篱或栏杆与周围完全分隔,居民不能进入绿地游憩,只供观赏,可望而不可及。 5.规划设计内容 (l)绿化种植部分 可种植乔木、灌木、花卉和铺设地,亦可设花架种爬藤植物,置水池植水生植物,植物配置要考虑季相景观变化及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2)安静休息部分。设亭、花架、桌、椅、阅报栏、园灯等建筑小品,并布置一定的铺装地面和草地,供老人坐憩、阔谈、阅读、下棋或练拳等活动。 (3)游戏活动部分。可分别设计幼儿和少儿活动场,供儿童进行游戏和简易体育活动,如捉迷藏、玩抄堆、戏水、跳绳、打乒乓球等,还可选设滑、转、荡、攀、爬等器械的游戏。 6.其他注意要点 (l)组团绿地出入口的位置、道路、广场的布置要与绿地周围的道路系统及人流方向结合起来考虑。 (2)组团绿地内要有足够的铺装地面,以方便居民休息活动,也有利于绿地的清洁卫生。一般来说,绿地覆盖率要求在60%以上,游人活动面积率50%~60%。为了有较高的绿地覆 盖率,并保证活动场地的面积,可采用铺装地上留穴种乔木的方法,形成树荫场地或林荫小广场。 (3)一个居住小区往往有多个组团绿地,这些组团绿地从布局、内容及植物配置要各有特色,或形成景观序列。 二、专用绿地的布置 1.满足备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功能要求;2.结合周围环境的要求布置;3.专用绿地若能与小区公共绿地相邻布置,联成一片,扩大绿色视野,则效果更佳。 三、宅旁绿地设计 (一)、宅旁绿地的功能作用:宅旁绿地即位于住宅四周或两幢住宅之间的绿化是居住区绿地的最基本单元,其功能主要是美化生活环境,阻挡外界视线、噪声和灰尘,满足居民夏天纳凉、冬天晒太阳、就近休息赏景、幼儿就近玩耍等需要,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卫生、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二)、宅旁绿地的布置类型 1.树林型 用高大乔木,多行成排地布置,对改善小气候有良好作用。大多为开放式,居民可在树荫下开展活动或休息。但缺乏灌木和花草搭配,比较单调园林规划,而且容易影响室内通风采光。 2.植篱型 用常绿或观花、观果、带刺的植物组成绿篱、花篱、果篱、刺篱,围成院落或构成图案,或在其中种植物花木、草皮。 3.庭院型 用砖墙、预制花格墙、水泥栏杆、金属栏杆等在建筑正面(南、东)围出一定的面积,形成首层庭院。 4.花园型 在宅间以绿篱或栏杆围出一定的范围,布置乔灌木、花卉、草地和其他园林设施,形式灵活多样,层次、色彩都比较丰富。既可遮挡视线、隔音、防尘和美化环境,又可为居民提供就近游憩的场地。 5.草坪型 以草坪绿化为主,在草坪的边缘或某一处,种植一些乔木或花灌木、草花之类。多用于高级独院式住宅,也可用于多层行列式住宅。 (三)宅旁绿地的设计要点 1 入口处理 绿地出入口使用频繁,常拓宽形成局部休息空间,或者设花池、常绿树等重点点缀,诱导游人进入绿地。 2 场地设置 注意将绿地内部分游道拓宽成局部休憩空间,或布置游戏场地,便于居民活动,切忌内部拥挤封闭,使人无处停留,导致破坏绿地 3 小品点缀 宅旁绿地内小品主要以花坛、花池、树池、座椅、园灯为主,重点处设小型雕塑,小型亭、廊、花架等。所有小品均应体量适宜,经济、实用、美观。 4.设施利用 宅旁绿地入口处及游览道应注意少设台阶,减少障碍。道路设计应避免分割绿地,出现锐角构图,多设舒适座椅;桌凳,晒衣架、果皮箱、自行车棚等设计也应讲究造型,并与整体环境景观协调。 5.植物配置:(1)各行列、各单元的住宅树种选择要在基调统一的前提下,各具特 色,成为识别的标志,起到区分不同的行列、单元住宅的作用。(2)宅旁绿地树木、花草的选择应注意居民的喜好、禁忌和风俗习惯。(3)住宅四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一般在住宅南侧,应配置落叶乔木,在住宅北侧,应选择耐阴花灌和草坪配置,若面积较大,可采用常绿乔灌木及花草配置,既能起分隔观赏作用,又能抵御冬季西北寒风的袭击;在住宅东、西两侧,可栽植落叶大乔木或利用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有效防止夏季西、东晒,以降低室内气温,美化装饰墙面。(4)窗前绿化要综合考虑室内采光、通风、减少噪声、视线干扰等因素,一般在近窗种植低矮花灌或设置花坛,通常在离住宅窗前5—8m之外,才能分布高大乔木。(5)在高层住宅的迎风面及风口应选择深根性树种。(6)绿化布置应注意空间尺度感。 四、道路绿地 (一)、主干道绿化:行道树的栽植要考虑行人的遮荫与车辆交通的安全,在交叉口及转弯处要留有安全视距;宜选用姿态优美、冠大荫浓的乔本进行行列式栽植;各条主干树种选择应有所区别,体现变化统一的原则;中央分车绿带可用低矮花灌和草皮布置;在人行道与居住建筑之间,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利防止尘埃和阻挡噪声;人行道绿带还可用耐阴花、灌木和草本花卉种植形成花境,借以丰富道路景观;或结合建筑山墙、路边空地采取自然式种植,布置小游园和游憩场地。 (二)、次干道绿化:次干道(小区级)是联系居住区主干道和小区内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宽6—7m。使用功能以行人为主,通车次之,也是居民散步之地。绿化布置应着重考虑居民观赏、游憩需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树种选择上可以多选观花或富于叶色变化的小乔木或灌木,如合欢、樱花、红叶李、红枫、乌桕、架树等,每条道路选择不同树种、不同断面种植形式,使其各有个性;在一条路上以某一、二种花木为主体,形成特色,还可以主要树种给道路命名,为合欢路、樱花路紫薇路等,也便于行人识别方向和道路。次干道绿化还可以结合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等进行布置,以扩大绿地空间,形成整体效果。 (三)、住宅小路的绿化:住宅小路,是联系各幢住宅的道路。宽3 ~4m。使用功能以行人为主。绿化布置可以在一边种植乔木,另一边种植花灌、草坪;宅前绿化不能影响室内采光或通风;在小路交叉口有时可以适当拓宽,与休息场地结合布置;在公共建筑前面,可以采取扩大道路铺装面积的方式来与小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宅旁绿地结合布置,设置花台、座椅、活动设施等,创造一个活泼的活动中心。 植物园 植物园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植物:5—8世纪西方修道院庭园(由菜园、药草园组成,药草园有药用植物、观赏植物),14世纪意大利植物园(植物的收集、引种——植物科学研究),17—18世纪近代植物园(林奈植物分类系统——植物园分类区成为规划重点),现代植物园(引种驯化、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遗传育种、观光游览、科学普及等)。 中国植物园:汉代帝王林苑(名果木、奇花卉),宋代司马光独乐园的采药圃 (药用植物园),近现代植物园。 植物园的职能:1、科学研究:引种驯化、遗传育种、保护开发;2、科普教育:植物进化、植物分类、植物保护 植物开发;3、观光游览;4、科学生产。 植物园的类型 综合性植物园 兼有科研,科普、观光游览及生产等多种职能的植物园,规模较大。(2)我国综合性植物园分科学院系统(以科研为主)与园林系统(以观光游览为主)两大类。 2、专业性植物园 (1)根据一定的科学、专业内容布置的植物标本园、树木园、药圃等。 (2)专业性植物园大多数属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即附属植物园。 第二节 植物园规划 一、园址的选址 1、水源条件:植物生长与植物园造景的需要:(1)要有充足的水源;(2)较好的排水条件; (3)良好的水质(不受污染)。 2、地形地貌: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不同的小气候。(1)海拔高度:引种不同地区的植物。(2)坡向(阳坡、阴坡):引种。(3)地势:A 影响水土状况,引起小气候变化以及土壤其他因子的差异,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B 不同坡度形成不同地形,影响主务员的职能分区。 3、土壤条件:(1)地形、气候条件的差异影响植物园内土壤种类,进而影响植物类型。(2)根据植物适应土壤酸碱度不同、分成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碱性土植三类。 4、小气候条件:(1)由于温度、湿度、风向、坡向、植被的综合作用产生不同的小气候。(2)不同小气候条件满足了不同植物的生境条件要求有利引种、驯化工作。 5、植物条件:园址原有植物种类丰富度直接反映了该地的综合自然条件 城市条件:位于城市水源的上游。 儿童公园 儿童公园的产生和发展 1.18世纪前,儿童的户外活动主要在住宅的院内或附近的街道、弄巷中进行,19世纪初,在城市公园内开辟专用场所(儿童游戏场,以体育活动为主) 二战后有专类儿童公园。(英国儿童交通公园;美国残疾儿童公园;日本幼儿公园、儿童公园;前苏联儿童植物公园、儿童动物公园、儿童科学公园;荷兰城市博物馆(儿童公园)等)。 2.现代世界各国都把儿童公园、居住区儿童游戏场所列为城市规划、居住规划的正式项目。 二.儿童公园的类型 1.综合性儿童公园:⑴ 服务于全市少年儿童;⑵ 设置于城市中心部分,交通方便地段;⑶ 面积大;⑷ 活动内容(项目)多,以体育、娱乐、教育为主 2.特色性儿童公园:强化或突出某项活动内容,并组成较完善的系统,形成某一特色(儿童交通公园、儿童植物园、儿童动物园等) 一般性儿童公园:⑴ 服务所在区域少年儿童;⑵ 面积较小;⑶ 活动内容不求全面、因地制宜,以体育、娱乐活动为主 儿童乐园:⑴ 位于城市综合性公园内,开辟儿童活动专项;⑵ 占地不大,设施简易,规模较小。 儿童公园的设计 一.选址:1.环境条件(生态环境、活动空间、环境污染状况);2.交通条件。 二.功能分区 1.以服务对象(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陪游家长)划分活动区域。 2.园区内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水体、植被、自然景观等)。 3.儿童公园功能分区,一般划分为幼儿游戏场、学龄儿童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体育活动区、文化娱乐科学活动区、自然景观区和办公管理区等。 三.儿童公园设计要点 1.良好环境,用地应选择日照、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段,绿地一般要求占60%以上。 2.道理规划要求主次路系统明确,指示作用强,园内路面宜平整、不设台阶。 3.地形的设计,要求选景和游戏内容相结合,使用功能和游园活动相协调。地形设计以平缓多变为宜。园内自然水体和人工水景相结合,可设计人工游泳池、涉水池等水上游戏项目。 4.创造庇荫环境,结合地形,功能分区以及园路系统设计林荫道、遮蔽广场、花架、休息亭廊、荫棚等。 5.创造特色景观,园内的建筑、雕塑、设施、园路、圆林小品等要生动形象、造型优美、色彩鲜明。园内活动场地题材多样,主题多适用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神线.色彩鲜艳,追求愉快,振奋艺术效果,园内多用黄色、橙色、红色、天蓝色、绿色等鲜艳色彩,大多采用暖色调,以创设热烈、激动、明朗、振作、向上的氛围。 7.遵循规则、活动设施、服务管理“安全第一”原则。 四.儿童公园的种植设计 1.密林与草地:提供良好遮阴以及集体活动环境,创造森林模拟景观、森林小屋、森林浴、森林游戏等内容。 2.花坛、划地与生物园:在草地中载种成片的划地、花丛、花坛,已达到公园鲜花盛开、绿草如荫的景观效果,南方应注重四季鲜花不断,有条件可设计植物角或动物角。 3.种植设计忌用植物:⑴ 有刺激性,有异味或引起过敏性反应的植物;⑵ 有毒植物;⑶ 有刺植物;⑷ 给人体呼吸道带来不良作用的植物;⑸ 易生病虫害及结浆果的植物。 森林公园 一.森林游憩活动与森林公园发展 1.1860年,美国国会通过《国有林的多种利用及 生产的条例》,明确规定了国有林的经营目标是游憩、放牧、木材生产、保护水源及野生动物(五大功能)-------界定森林功能。 2.德国法定一切国有林、集体林、私有林都旅游者开发;城郊附近森林为游憩林。 3.日本建自然公园 4.前苏联在城区规划中注重大面积城郊森林公园带建设,通过法规进行定额约束。 5.中国从1980年起通过拓展国有林场森林功能---------森林游憩(旅游业),改造国有林,建设森林公园。(林业部门管辖) 二.森林公园的类型与特点 1.森林公园概念 2.森林公园的特点:⑴ 区位:城市郊区,交通较便捷;⑵ 面积:较大;⑶ 景观:森林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主,有包括人文景观;⑷ 功能:森林游憩活动(休闲娱乐);⑸ 所属:林业部 森林公园类型:⑴ 日游式森林公园;⑵ 周末式森林公园;⑶ 度假式森林公园 (参阅表8-2 森林公园按地理位置和功能差异比较表) 森林公园设计要点 一.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规划理论: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保护为前提。 2、区域规模:建设规模与游客规模相适应。 3、公园功能:突出自然野趣和休闲保护。 4、建设项目:统一布局,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先易后难。 二.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文件组成:1.可行性报告;2.规划图件;3.附件 三.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1.基本情况调查;2.一般林业调查;3.景观资源调查 四.森林公园总体布局 1. 总体布局原则: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从分合理利用地域空间,因地制宜满足森林公园的多种功能需求。 2.功能分区:游览区、游乐区、狩猎区、野营区、旅游产品成产区、生态保护区、生产经营区、接待服务区、行政管理区、居民住宅区等。 五.森林公园保护、防护规划 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 ⑴ 面积法 C=A/a×D ⑵ 卡口法 C=D×A ⑶ 游路法 C=M/m×D 2.森林公园火灾的防护。 ⑴ 野营、野炊等项目应选择在林区危险度小的区域(林性、郁闭度、林龄、地形、气象条件) ⑵ 野营、野炊等活动应规划地点并相对集中,并进行 季节控制。 ⑶ 在野营区、野餐区应开设防火线或营建防火林带,防火带应具备与园路结合。 ⑷ 应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预警系统和救护设施及系统。 3.森林公园病虫害防护:⑴ 营造针阔混交林。⑵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⑶ 利用天敌防治病虫。⑷ 物理、化学防治 六.森林公园景观系统规划 1、林道及林缘。(近景与透视远景):⑴ 注意道路两侧林缘的变化,使其在垂直方向上不完全郁闭。⑵ 林道两侧应保留较大水体郁闭度,以提供庇荫条件和浓郁的森林气氛。⑶ 林下路边应有2/3的部分,使灌木、草本层的高度低于视线.林中空地 ⑴ 形式:林中空地的林缘应采用自然式。。 ⑵ 尺度:林木高度与空地直径比在1:3~1:10之间较为理想。 ⑶ 过渡:林中空地边缘应适当保留草地和树丛,使其自然地向密林过渡。 3.郁闭度与风景线:⑴ 森林的水平郁闭度在0.7左右。⑵ 森林公园一般应以封闭风景为主(占45-80%)。⑶ 林中空地风景透视线的开辟场要通过以景观效果为主的——风景来实现。 4.林分季相:⑴ 林分结构的调整。⑵ 森林植物与森林季相。 5.透景线、眺望点 ⑴ 森林景观价值与选景线。 ⑵ 开辟选景线时应注意前景、中景、远景,形成富有层次的景象。 ⑶ 眺望点开设的地形(地势较高,通视较高)——多景点、多视角的观赏,增大游人对景观感受的信息量。 七.森林公园游览系统的规划 1、森林游憩项目设计 2、典型森林游憩项目:(1)森林公园野营与野营地。(2)鸟类的保护与欣赏。(3)园艺疗法:A.通过栽培蔬菜、果树、花卉、观赏植物等园艺活动;B.相容性活动——森林浴、林中漫步、野餐、观鸟等。(4)森林浴:A.选址——应具备典型的森林外貌与群落结构;B.森林浴方法——动态与静态。 八.森林公园道路交通系统 1、游览道路的选线应建立在森林公园景观分析的基础上。 2、道路线型应顺应自然,一般不进行大量的填挖,尽量不破坏地表植被和自然景观。 3、森林公园内部道路系统可采用多种形式组成环状、网状结构,并与森林公园外部道路合理衔接。 4、森林公园内主要道路应具有引导游览的作用。根据游客的游兴规律,组织游览程序,形成起、承、转、合的序列布局。 5、森林公园内应尽量避免有地方交通运输公路通过。 6、面积大的森林公园应设有汽车道、自行车道、骑马道及游步道。 7、森林公园道路应根据不同功能要求和当地筑路材料合理确定其结构和面层材料,其风格应与森林公园的环境相协调。 8、一般道路应占全园的2%-3%。 9、森林公园中交通工具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对环境的破坏,以方便、快捷、舒适为原则。 九.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规划 1、森林公园中旅游服务基地的选址,应避免对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的破坏,方便游客观光,为游人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低公害的服务。服务设施应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游人的需要,应与旅游规模相适应,建设高、中、低档次,季节性与永久性相结合的旅游服务系统。 2.休憩、服务性建筑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等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统一协调。建筑高度应服从景观需要,一般以不超过林木高度为宜。休憩、服务性建筑用地不应超过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的2%。 十.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系统规划:1、给排水。2.供电。3.供热。4.通信。5.广播电视。 例子:1、北京最大滨河森林公园(顺义) :公园分为滨河文化、水岸风情、度假、湿地展示、游憩、趣味运动六个功能区,占地面积1.8万多亩,总投资6.1亿元。为了给市民制造一个大“氧吧”,森林公园将新植乔木10万株,花灌木15.6万株、花草植被123.9万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11.6万平方米。 2、石门森林公园:石门森林公园改造设计方案,集“康体、健身、游憩、休闲”为一体的体验式综合性公园明年起正式改造,市民今后可到该公园体验“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乐活生活方式。 3、天津官港森林公园-天津的“白洋淀”:并按照不同的功能,将规划区分为世界大航海主题公园度假区、湿地生态游乐区、总统农庄度假区、高尔夫度假区、森林温泉养生区、RBD国际风情休闲街区、森林拓展运动区、水上运动度假区、旅游主题地产区、生态景观廊。 官港森林公园生物物种具有多样性,木本、草本植物达到45科、120多种,这里还有大量的野生珍禽栖息,体现出明显的平原森林特点和海陆交替带的独有景观。 官港湿地型森林公园建设功能结构分区包括:森林游憩区、湿地公园区、高尔夫会议区、水上娱乐区、森林保护区、生态居住区、发展预留区。 4、茂名森林公园:茂名森林公园距茂名市区仅12公里,占地面积4500亩。 公园总体规划本着“以森林为主,以引种新、奇、特南亚热带植物为主,以科普教育为主”的三个为主的原则,划分为森林休闲区、科普教育区和文化娱乐区。 创新打造“溪谷”游憩模式:溪谷、瀑布、山泉、峭石、密林,幽静深邃;水声、鸟鸣、山风、石音、蝶语、寂静空灵。森林溪谷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舒适的旅游环境,具有广泛的大众旅游基础。但就资源本身,则应对的市场面较窄,以近郊观光、休闲为主,且同一区域内,同质产品较多。 游憩方式创新: 1、文化体验 在山水画卷中游览,在满足旅游者视觉的同时,从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提升旅游者体验。通过多元素注入,如音乐,针对“蝶溪八瀑”的特点利用古乐,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作为背景音乐,更好地烘托山水画卷的意境;种植一些香花植物,如桂花、兰花、腊梅等,使游客在不同季节和场合有独特的嗅觉体验;游客可体验一些小品的道具,如古筝、围棋,可触摸、弹奏或对弈,既是景观,又形成参与型项目。 2、亲水游乐 沙坪沟口有一大片斜坡地,借用黄龙、白水台的意境,对坡地的一些成型地块整理成形状各异的“田、块、塘、池、渠、沟、滩”等梯塘景观,引一股溪水自上而下缓缓流下,形成一个“天然”瑶池,同时修建游泳的配套设施,整治环境形成天然泳池;池边种植高大乔木,加宽、加固护岸就可形成野钓池,游人可捉鱼、戏水。 3、小品游憩 雕塑小品:在“蝶溪八瀑”山水自然背景中增添人物雕塑景观五组,大约每三百米一组,雕塑掩隐在草坡、山石上的绿意下,山壑间的溪水蜿蜒穿过面前溪谷,峡谷、瀑布、潭、雕塑、山石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妙生态写真画卷。分别是“群贤论道”、“仕女扑蝶”、“树下弈棋”、“栈道背硝”、“高山流水觅知音”等。 建筑小品:不仅是供游人休息、观景的场所,也是丰富、提升自然景观观赏价值的一种途径。在蝶溪的溪流中每隔500米左右就有一组这样的观赏小品,并与五组雕塑错落排列,与所在的景观环境融为一体。这三个山林建筑分别为木楼、草房竹亭,在木、草、竹的山林建筑中,还分别展示三种不同的文化。 4、趣味娱乐:智力游戏、谜语 谷内每一组雕塑都有一个美妙的传说,还有一个智力情趣谜语融藏其中,把单调的游览过程情节化、智力化。在景区标识系统等设计中,也充分运用一些奇巧设计,如谜语、偈语、漫画、拼图等既满足旅游指示功能,也增加旅游趣味。 5、户外活动 依托“动感灵溪”溪谷的特点及空间,开设户外运动有攀岩、蹦极、溯溪、滑索、飞椅、露营、攀岩、爬绳、蹦床(放在水潭水面上的弹跳蹦床),射击(激光枪射击)、水炮、荡桥和戏水等亲水游乐项目,同时针对家庭和团队开展拓展训练。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Copyright © 2018-2024 奇异果app(中国)官网下载-IOS版/安卓版/手机版APP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

地址:天朝天堂路99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1234-5678 联系人: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