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电话:
400-123-4567

公司新闻

奇异果app:南宁市黎民政府办公厅闭于印发南宁市都市园林绿化进展“十二五”计议的告诉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绿城”城市品牌战略,按照“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树要成林,花要成片”的工作目标,开拓创新,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对改善我市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为进一步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巩固提升“中国绿城”建设成果,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根据《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制定本专项规划。

奇异果app:南宁市黎民政府办公厅闭于印发南宁市都市园林绿化进展“十二五”计议的告诉

  1.紧扣“创城夺杯”目标,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绿城”城市品牌,借助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及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第六届中华宝钢环境奖”等活动,积极开展各类绿地建设,多渠道筹措绿化建设管理资金约50亿元(其中财政性资金投入约24亿元),2010年我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由2006年的33.19%,38.21%,12.23平方米提高到35.10%,40.36%,12.95平方米,基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绿化、美化、彩化、香化、果化与亚热带风光交相辉映的城市园林绿化风貌。

  2.推进“规划建绿、依法治绿”,园林事业健康发展。编制完成了《南宁市道路绿地系统规划》、《南宁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专项规划》、《五象新区绿地系统规划》等多项规划。邀请国内外园林、景观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设计单位参与城市绿化建设,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园林精品。通过规划进一步优化绿地布局,完善绿地功能,提升绿化建设档次,保障绿化建设用地,有力推动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持续发展。修订完善了《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实施细则》等法规、规章;制订出台了《南宁市公园管理规定》,组织起草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规范》、《城市绿化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城市绿化养护规范及验收要求》等三个广西地方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优化了市级与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的职能配置,加强日常维护和行政审批管理,加大执法监察、行政处罚力度,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积极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和便民服务,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有效地保护了城市园林绿化成果。

  3.坚持“以人为本”,园林绿化公益性进一步彰显。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建设管理理念,建成开放邕江滨水公园、体育休闲公园、安吉花卉公园3个市级公园;启动建设凤岭儿童公园、五象新区滨江公园;2006年起,各城区每年新建2至3块小游园、小绿地;2008年,免费开放人民公园、金花茶公园、狮山公园、石门森林公园、新秀公园等五个市级公园;先后投入2500万元实施公园基础设施完善工程(一、二期)、公共绿地增设健身游乐设施工程、公园无障碍设施建设工程等,使城市绿地布局更加合理,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享受公园绿地的社会群体更加广泛。

  4.强调“绿量为重”,生态效益显著提高。连续5年实施了建设生态南宁年内种植百万株树木工程,在城市公园、重要道路节点、广场、单位庭院共增种乔木达1100万株,城市绿化总量大幅提高。在突出“绿量”的同时,从创建“节地型”、“节土型”、“节水型”、“节材型”园林绿化等方面着手,大力提倡边坡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园林形式,运用群落式、多层次的配置手法,提高绿地生态效益。

  5.做好“山水文章”,构建城市园林绿化新体系。在做好“树”文章的同时,我市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突出做好“山”和“水”的文章,整治城市水环境,保护城市山体,努力构筑山、水、绿、城、人和谐共处的城市人居环境。一是启动建设了邕江滨水公园、五象新区堤园路滨江公园、心圩江、可利江、南湖—竹排冲、民歌湖、青秀湖公园等一批“中国水城”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滨水园林绿化成为新时期发展的主力军。二是启动实施了青秀山森林公园、五象岭森林公园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构建环城生态绿色屏障工作力度。

  6.突出“四季鲜花”,市区园林展现新风貌。打造了机场高速路、竹溪大道、“月季花街”、“龙船花街”、“紫薇街”等特色景观道路,营造了“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两会一节”等重大节庆期间“绿城花海迎宾朋”的园林盛景。通过“增花添彩”、“鲜花下地”、“节庆摆花”等项目实施,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四季鲜花不断。五年来,共种植、布置鲜花3300多万盆。

  7.加快“基地建设”,园林产业实现新发展。持续推进园林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促进园林绿化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约475.54公顷的花花大世界园林产业示范园区,并以之为龙头带动建成了一批园林产业基地,年生产成品苗木达250万株以上。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9.87公顷的温室大棚及精品花卉生产示范区,建成了以南宁市河北苗圃为龙头的一批花卉生产基地,年生产时花达600万盆以上。

  8.实施“数字城管”,科学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2007年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建立并投入运行,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绿化管理工作更加细致、传送方式更加便捷、发现和处理问题更加及时高效。自2007年8月1日“数字化城管”运行以来,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已接收并及时办结督办事项7195件,园林绿化管理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

  9.坚持“两手抓”,园林系统党建工作扎实推进。紧紧围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中心,以实施先进性教育、行政效能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抓好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园林绿化事业人才队伍建设有了新的发展;领导干部的廉政勤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提高;职工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1.绿化指标不够先进。2010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为35.10%,40.36%,与全国省会城市相比,仍处于中游水平。

  2.区域发展水平不均。经过多年建设,新老城区绿地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建成区绿地率指标最低的是邕宁区,最高的是青秀区,两者差距达20个百分点以上,大型城市公共绿地主要集中在埌东和凤岭片区。

  3.文化建园力度不足。虽然绿地建设力度不小,绿地面积不断增加,但整体而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没有充分融入“文化建园”理念,推出的园林精品景点少,缺乏文化内涵。

  4.产业发展有待加快。我市园林绿化产业在“十一五”期间中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相比先进地区而言,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小,辐射范围窄,特别是绿化苗木的生产方式、生产能力、销售模式等相对滞后。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实现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中期目标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建设“中国水城”为契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对园林绿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09年7月31日,市委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决定,要求大力推进现代宜居城市建设,大幅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全面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这就要求市城市园林绿化要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迈进,加快建立功能更加完备的城市绿地系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对园林绿化发展提出了崭新目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园林绿化功能的需求多样化,对园林绿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决定,成为我市“十二五”期间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

  建设“中国水城”为园林绿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我市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将“中国绿城”定位为城市品牌,2009年又提出了建设“中国水城”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进一步整合山水资源,提升滨水园林景观,建设具有南方特色的绿水交融的现代宜居城市。

  同时,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制约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加大园林绿化建设资金的投入难以得到保障;机制体制的完善依然落后于园林建设“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市场调控及行业规范面临诸多难题;园林科研与应用跟不上园林绿化发展需要,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养护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亟需健全。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过往经验基础上,提升“软”“硬”件实力,充分发挥“绿”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优势,牢牢把握住和切实用好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在“十二五”时期跨越式发展。

  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南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手段,紧紧抓住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广西首善之区的机遇,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巩固提升“中国绿城”成果、创建“中国水城”目标相结合,做好“树”、“山”、“水”的文章,推动城市绿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使城市面貌更美、生态环境更优、人居环境更佳。

  ——《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城建〔2010〕125号)

  ——《南宁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决定》(南发〔2009〕18号)

  ——《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意见》(南发〔2008〕29号)

  ——《关于印发广西南宁市“中国水城”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桂建城〔2009〕92号)

  进一步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切实提高城镇园林绿化三项指标,大力推进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加快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高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巩固提升“中国绿城”、建设“中国水城”,全力打造“双城”形象品牌。至“十二五”期末,努力达到:

  (1)“十二五”期间,新增城市绿地2117.93公顷。2015年,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6.50%、41.64%、13.98平方米以上。

  (3)增种乔木不少于100万株(胸径≥12cm),生产布置鲜花2500万盆。

  对照《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中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测评指标,加大城市建设资金投入,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尽快建立、评估未设立指标,整改、提高未达标指标,巩固、提升已达标指标,确保2012年各项指标达到相关要求,申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各县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以建设县级公园、构建绿色走廊、推进滨水绿化为手段,积极创建广西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县城。

  加快园林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订,保障城市园林绿化有效管理;制订《南宁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南宁市建设项目绿色图章管理办法》,为城市绿化用地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依据;制订《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办法》、《南宁市市政绿化工程移交管理办法》、《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管理办法》,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和企业的管理;研究制订《南宁市公园管理条例》,为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强有力法律依据。

  (1)修编《南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依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启动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均衡城市绿地布局,合理建设各类绿地,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为南宁市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编制6县城镇绿地系统规划。通过编制六县县域中心、中心镇绿地系统规划,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合理布局各类绿地,确保六县县域中心、中心镇街道绿化普及率达80%,提高绿地总量,突出绿化特色,提高绿地建设档次和水平。

  (3)编制多个专项规划。完成《南宁市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修编,提高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及水平。组织编写《南宁市城市水系绿化专项规划》,把滨水区域建设成为水清岸绿的生态住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公园。编制完成《南宁市城市立体绿化规划》、《南宁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南宁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

  (4)修编公园、风景区总体规划,编制新建公园总体发展规划。根据各公园、风景区实际情况,开展公园、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南湖公园、人民公园、新秀公园、动物园、蒲津公园、灵水公园、明秀园等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五象岭森林公园、龙岗公园、龟山公园等新建公园及青秀山风景区总体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观档次和服务水平。

  (5)完成城市绿线划定工作。根据南宁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开展城市规划区内绿线的划定工作,搭建城市绿线管理技术平台,建立城市绿线)加快滨水绿地建设。抓住建设“中国水城”的发展机遇,紧密结合城市水系综合环境治理,重点实施邕江市区段、南湖-竹排江、可心江、凤凰江、沙江河、民歌湖、青秀湖、明月湖、相思湖、可利湖、茅桥湖、五象湖园林绿化建设,并抓好各县水系绿化建设。实施“绿满邕江”工程建设,重点推进邕江滨水公园二期、五象滨江公园二期、白沙公园、柳沙公园、滨江公园三期等公园绿化,永和桥、雅里等公共绿地精品绿化,青秀区、西乡塘区及江南区等城区滩涂护坡生态恢复绿化。

  (2)推进城市公园建设。重点新建青秀山森林植物园、五象岭森林公园、五象新区滨江公园、江南公园、柳沙公园、邕江滨水公园(二、三期)、滨江休闲公园(三期)、市民中心公园、五象新区总部基地公园、水湾公园等10个全市性公园;扩建、改造南湖公园、石门森林公园、狮山公园、动物园、安吉花卉公园等5个全市性公园;6县6城区每年新增区域性公园1个以上,共新建公园不少于30个。

  (3)打造25条精品园林景观道路。推行立体生态、自然群落的绿化种植模式,突出“绿树成荫”、“果树上街”、“花开四季”、“绿中飘香”、“棕榈婆娑”的亚热带特色,继续实施道路“增花添彩”工程,重点提升城市精品线路、五象新区主干道、东盟商务区主干道等25条城市干道园林绿化景观档次。6县重点抓好出入通道、主干道、绕城公路、六县县域中心、中心镇主要街道等道路绿化工作。

  (4)新建120个街旁绿地。按市民出行500米到达一处公共绿地的标准要求,大力开展街旁绿地建设,各城区(县)每年新建街旁绿地2个以上,5年共新增街旁绿地不少于120个,使城市绿地分布更趋合理,市民游园更加便捷。

  (5)加快园林产业示范园建设。加大城市生产绿地建设规模,规划新增生产绿地100公顷。以花花大世界园林产业示范园建设为龙头,加快吴圩镇、邕武路、昆仑大道沿线等苗木市场发展,加大园林乡土树种、特色树种、精品花卉的生产培育,做大做强苗木产业。

  (1)深化绿化分级管理机制。加大“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力度,将市级管理的部分道路绿地、街头游园绿地交由城区、开发区管理,扩大城区、开发区管理城市绿地的范围。市级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加大对各县、城区、开发区绿化工作的行业指导和监督力度,全面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2)强化行业管理职能。进一步清理调整行政许可项目,不断完善审批程序,简化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加强园林企业管理,规范园林企业行为。完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园林执法监察、园林植保和园林监理队伍,为切实提高绿化工程质量、绿化养护水平以及维护好绿化成果提供坚实保障。

  (3)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全市性的绿化普查数据为基础,建立覆盖全市的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城市园林绿地资源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城市绿化资源的管理情况和变更情况。增强“数字城管”在损绿、毁绿事件中的事中监督、事后督办作用,加大“护绿”力度,提高绿化管理效率。

  (4)加强园林绿化综合管理。继续推进市级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道路绿化维护基地建设,合理布点,缩短服务半径,优化养护管理模式。完善道路绿化养护移交制度,理顺绿化建设与管理的关系。逐步推广完善园林机械化应用,增加绿化养护科技含量,降低绿化管理成本。逐步扩大社会化、市场化管养新模式探索,持续推进绿化等级化、目标化、形象化管理。

  (5)完成第7次绿化普查。为实现2012年申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目标并顺利通过2014年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计划于2012年组织开展第7次绿化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市绿地和绿化资源现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健全档案,建立覆盖全市的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扩大普查数据实际应用成果,促进城乡园林绿化科学管理和建设。

  (1)推行“一园一品”建设模式。充分挖掘各公园、景区优势条件,按照“特色立园”的发展思路,通过建设以植物为主要元素的特色景点、景区,结合市民群众参与度高的大众文化活动,每年举办菊展、灯展、茶花节、桃花节等各类活动,突出园林节庆文化和园林植物景观特色,做好品牌策划,在全市公园、风景区中推行“一园一品”建设模式园林规划,通过持续深入的开发、建设和营造,树立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2)建设“三优一满意”公园。以“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秩序优良、游客满意”为标准建设“三优一满意”公园,实现公园环境、秩序、服务、管理上台阶、升档次,创建10个“三优一满意”市级公园和5个“三优一满意”县区级公园。

  (3)积极申办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争取承办一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中国风景园林与花卉盆景行业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性专业博览会,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高规格的区域性园林园艺成果展示交流会。通过承办园林博览会,进一步加强南宁市与国内外其他城市园林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绿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打造四大文化主题公园。重点打造花花大世界园林主题乐园、凤岭儿童游乐主题园、动物展演主题乐园和安吉花卉主题公园。

  (1)生产储备大规格乔木100万株。以市区内增种大规格树木工程为带动,持续开展扩“荫”增“绿”活动,大幅提高城市绿量。“十二五”期间,生产储备大规格乔木不少于100万株。

  (2)生产各类花卉2500万盆。以打造“绿城花海”节日盛景为目标,以服务“两会一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鲜花生产布置水平。“十二五”期间,计划引进不少于150个花卉新品种(含栽培种),完成鲜花生产2500万盆。

  (3)加大乡土植物推广运用。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杜绝盲目引进外来品种,建设生态型、节约型绿地。加大对扁桃、芒果、火焰花、大花紫薇、朱槿、三角梅等优良乡土植物生产培育力度,深入发掘、培育和推广使用适宜城市园林绿化使用的其它乡土植物。

  组织开展绿化达标单位、花园式单位、生态园林单位评比活动,加大单位庭院、居住区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完成创建“生态园林单位(小区)”80个、“花园式单位”60个、“绿化达标单位”100个。适度提高新建居住区、单位庭院绿地率指标,采取规划建绿、拆房(杂物房)增绿、拆违(违章建筑)复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垂直挂绿及屋顶覆绿等方式,增加绿地面积和绿量,提高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水平,向园林化、精品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严格执行《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制,明确管护责任人,落实管护责任。建立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加强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古树名木定期检查,对长势差或濒危的古树名木,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抢救复壮。做好古树名木后续资源的鉴定和管理。

  (1)优良植物品种引种、培育、推广。以花花大世界园林产业示范园区和安吉花卉公园为龙头,引种、培育、推广新特优园林植物。注重茶花、竹类及彩叶、香花、观果、水生植物等专类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建立生产基地,加大生产规模,形成良好的苗木产、供、销体系。

  (2)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组织开展城市园林绿地植物物种资源调查,编制《南宁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加强城市规划区植物原生性、多样性研究,建立健全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监管网络,有效保护珍稀植物资源,严格监管外来物种引入。

  (3)重点动物种群建设。注重珍稀动物引进及种群建设,重点加强海豚异地驯养力度,建立海豚种群数量达15只以上;加大对长臂猿驯养繁殖研究力度,建立白颊长臂猿繁殖研究中心,种群数量达100只以上;建立黑猩猩种群,数量达10只以上;亚洲象种群数量达10头以上。

  (4)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重点开展苗木培养基质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植物修剪废弃枝叶的处理及应用、屋顶绿化技术研究、景观水水质治理等,强化园林科研力度,推动园林绿化发展。

  (5)植物病虫害防治。加强园林绿化植保队伍建设,健全园林植物病虫害数据库,建立病虫害预警防控及诊治体系,联合社会研究机构开展专项技术攻关,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及蔓延。

  (6)动植物知识科普。加大园林植物知识科普工作,在公园、主要城市干道增挂植物铭牌,举办形式多样的园林绿化知识讲座,建设植物文化主题展示长廊,完善金花茶科普馆,建设动物科普基地,提高市民科普素质。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科学制定和实施好南宁市“十二五”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对巩固和提升“中国绿城”品牌魅力,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实现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及广西“首善之区”中期目标意义重大。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统筹管理,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实现预期目标。

  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园林绿化管理事权下放,理顺市与城区(县)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强化城区(县)园林绿化管理职能。转变思维方式,进一步激活体制活力和内生动力,调动各级园林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加快区域绿化工作步伐,激发全社会参与园林绿化建设的热情,实现园林绿化“事业与产业发展、中心城与郊县发展、总量与品质发展”三个并重协调发展。

  把园林绿化建设、维护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资金投入主渠道,建立政府园林绿化投资增长机制,将重大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列入各级政府年度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逐步提高园林绿化投资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加大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专项经费。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鼓励尽可能多的投资主体参与园林绿化建设。

  以技术创新为途径,充分利用首府人才优势,加大园林科研经费投入,大力推进园林绿化科技创新,为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强化科技攻关,突破重点工程建设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园林绿化信息化建设,增强信息服务能力。

  优化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各类人才,继续实施园林业务系列培训计划,加大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园林队伍综合素质。完善人才考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完善园林系统人力资源信息库,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能上能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完善我市现行的城市园林绿化法规规章,建立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长效机制。组织划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绿线”,实施监督管理。实施绿色图章制度,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的绿地率达到法定要求。建立园林执法与综合执法的协调互动机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城市园林绿化的违法行为。加强行政审批事后监督管理,发挥媒体和公众监督作用,严格园林绿地和绿化资源的保护管理。

Copyright © 2018-2024 奇异果app(中国)官网下载-IOS版/安卓版/手机版APP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

地址:天朝天堂路99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1234-5678 联系人:张生